原位加熱樣品桿為研究原子尺度納米晶生長模式提供直接證據!
納米晶體(NCs),也稱為量子點,由于其在諸如發光二極管、光電探測器和光伏器件等光電應用中的性能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由于具有不同生長模式的NCs通常顯示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對NCs生長過程的詳細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變和潛在的生長機制。
定向附著生長模式是目前許多納米材料的主要生長模式并得到廣泛報道,定向生長主要是通過高溫下納米材料的自發空間旋轉來實現,因此需要高的空間自由度。而納米材料在生長過程中會聚集并相互接觸,多界面的接觸會直接導致納米晶空間自由度的下降,然而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空間自由度改變對納米材料生長模式的影響往往被忽視,尚未見系統研究報道。
近日,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李露穎副教授與光電學院張建兵副教授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Hybrid Growth Modes of PbSe Nanocrystals with Oriented Attachment and Grain Boundary Migration”的文章。該團隊以對電子束輻照相對穩定的PbSe納米晶為基礎,結合透射電子顯微鏡與DENSsolutions原位雙傾加熱/加電樣品桿,通過控制體系溫度,從原子尺度研究了納米晶體材料在不同空間自由度情況下的生長模式轉變和相應的原子運動行為。
近日作者通過DENSsolutions原位雙傾加熱/加電樣品桿在180℃、280℃、380℃等不同溫度條件下持續長時間的穩定加熱操作,樣品桿本身超高的溫度穩定性及極低的漂移率,保證了圖像采集的連續性和原子尺度的高分辨率。
該工作通過原位觀察研究直接證明了納米晶在生長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生長模式,并具體分析了不同生長模式下的原子運動行為,有助于研究者更好的理解納米晶的生長過程,對相關納米材料的可控生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了解近的原位技術進展和活動安排。精彩咨詢持續熱力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