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鐮刀菌產生,粉紅鐮刀菌、竄珠鐮刀菌、三線鐮刀菌等多種鐮刀菌也能產生這種毒素。李季倫1980年研究發現,許多農作物如小麥、大豆等植物中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
1、危害嚴重
由于玉米赤霉烯酮對育種的家畜和家禽危害很大,常常可以導致一個育種基地一年內恢復不到原有的水平,而且造成大面積的品質下降。因此,對玉米赤霉烯酮的毒害作用應給予積極防治,減少畜產品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玉米赤霉烯酮在農作物生產方面的調控作用,開發出高產高質的新產品。
2、禁止飼料中添加使用
目前有人認為,在動物體內添加玉米赤霉烯酸可以促進家畜的生長。還有報道,山羊服用玉米赤霉烯酮晶體低于lmg劑量時,也能起到促進生長的效果。但從玉米赤霉烯酮的性質來看,它具有殘留性和不易被破壞性,而且對人也有毒害作用。如果長期在動物體內添加,玉米赤霉烯酮會不斷地在動物體內積蓄,并沉積在動物體內。如果人食用了這種品質的畜產品,會導致人發生一些疾病。因此,建議在動物日糧中不添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而改用其他的方法來促進動物生長。
3、各國對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
歐盟的食品安全標準相對嚴格,所以我們能查到的歐盟對玉米赤霉烯酮檢測*的規定較為完善,具體規定如下:谷物和谷物產品(玉米副產品除外)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2mg/kg;玉米副產品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3mg/kg;仔豬和小母豬(年輕母豬)補充飼料和配合飼料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0.1mg/kg;母豬和肥育豬補充飼料和配合飼料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0.25mg/kg;犢牛,奶牛,綿羊(含羔羊)和山羊(含小山羊)補充飼料和配合飼料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0.5mg/kg。
澳大利亞對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50μg/kg。意大利對谷物和谷類產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100μg/kg。法國對植物油和谷類中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200μg/kg。烏克蘭對母豬(妊娠),種用公豬,仔豬(<2月齡)復合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40μg/kg。日本對所有家畜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20μg/kg。加拿大對小母豬和母豬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為≤3000μg/kg。
我國有關對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規定可以根據GB13078.2-2006《飼料衛生標準飼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許量》來得知,配合飼料和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最高*為≤500μg/kg。
4、玉米赤霉烯酮檢測儀器
霍爾德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測試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玉米、小麥、大米、大麥、小米和燕麥等谷物、飼料、面粉、食用油、調味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操作簡便,只需一步加樣,無需標準品,無需做標準曲線,采用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讀數,結果準確可靠且可現場打印,準確性高度符合HPLC法的檢測結果,為飼料質量安全的快速檢測和控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廣泛應用于糧油監測中心、中藥材加工廠、制藥廠、糧油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貿易、養殖企業、面粉廠、豆制品加工生產企業、糧食局、畜禽養殖戶自查、工商質監部門用于市場快速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