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醫療專用污水處理系統
污水處理一般來說包含以下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是它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是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
穩定塘又稱氧化塘,是一種天然的或經過一定人工修整的有機廢水處理池塘。按照占優勢的微生物種屬和相應的生化反應,可分為好氧塘、兼性塘、曝氣塘和厭氧塘四種類型。
醫療專用污水處理系統
好氧塘
好氧塘是一種主要靠塘內藻類的光合作用供氧的氧化塘。它的水深較淺,一般在0.3至0.5m,陽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類生長旺盛,加上塘面風力攪動進行大氣復氧,全部塘水都呈好氧狀態。
按照有機負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為高速率好氧塘、低速率好氧塘和深度處理塘。高速率好氧塘用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的地區處理可生化性好的工業廢水,可取得BOD去除率高、占地面積少的效果,并副產藻類飼料。低速率好氧塘是通過控制塘深來減小負荷,常用于處理溶解性有機廢水和城市二級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塘(精制塘),主要用于接納已被處理到二級出水標準的廢水,因而其有機負荷很小。
(三) 曝氣塘
為了強化塘面大氣復氧作用,可在氧化塘上設置機械曝氣或水力曝氣器,使塘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或兼性狀態。曝氣塘有機負荷和去除率都比較高,占地面積小,但運行費用高,且出水懸浮物濃度較高,使用時可在后面連接兼性塘來改善終出水水質
(四) 厭氧塘
厭氧塘的水深一般在2.5m以上,深可達4至5m。當塘中耗氧超過藻類和大氣復氧時,就使全塘處于厭氧分解狀態。因而,厭氧塘是一類高有機負荷的以厭氧分解為主的生物塘。其表面積較小而深度較大,水在塘中停留20至50d。它能以高有機負荷處理高濃度廢水,污泥量少,但凈化速率慢、停留時間長,并產生臭氣,出水不能達到排放要求,因而多作為好氧塘的預處理塘使用。
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于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注的后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后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日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并不多。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后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