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60立方米/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
工藝特征
相分離途徑
厭氧消化過程貫穿產酸和產氣2個階段,要使水解酸化過程順利進行,必須抑制產氣階段的進行,其相分離的途徑可分為3種:
在酸化反應器中通過某種條件對產甲烷菌進行選擇性的抑制,如適量投加CCl4、CH3Cl,控制微量氧,調節氧化還原電位和pH值等.
對產酸菌和產甲烷菌進行滲析分離.
通過動力學參數來控制,如控制有機負荷、水力停留時間(HRT)等。一般負荷越高,產酸菌繁殖越快,有機酸濃度越高,對甲烷菌的抑制作用也越強,從而達到有效相分離的目的。
60立方米/天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酸化程度的判斷指標
表示水解酸化過程酸化程度的最主要參數是一些短鏈有機酸的濃度,即揮發性脂肪酸(VFA)的濃度,通過測定進入和流出反應器的VFA濃度的變化可以判斷反應進行的情況。通常將不同的酸折算成COD當量值,以酸化率R來衡量有機物的酸化程度。
有機物酸化的程度越高。在基質濃度和環境條件一定的情況下,R主要隨HRT而變。對溶解性底物,一般容易降解,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較高的酸化率;對于非溶解性底物,由于水解速率較慢,相應的酸化速率也慢,酸化率較低。
水解池的啟動
水解反應器屬上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ASB)范疇。因此,要使水解反應順利進行,培養出一定濃度的顆粒污泥是關鍵,而厭氧污泥的培養又與啟動方式有密切關系。由于甲烷菌增殖緩慢,污泥固定化困難,一般UASB啟動大約需要幾個月時間。對于水解反應器,由于厭氧反應中放棄了甲烷化階段,使啟動時間大大縮短。根據動力學原理,通過調整HRT,利用水解細菌、產酸菌與甲烷菌生長速度不同,造成甲烷菌在反應器中難于繁殖的條件。啟動時增大水力負荷,系統中將產生大量有機酸的累積,pH值下降,產氣量減少,產甲烷菌受到了嚴重抑制,系統處于酸化狀態,水解池的啟動可在短期內完成。
SUST-TF1強化混凝
混凝沉淀單元主要去除染料、懸浮物等不溶性大分子物質。來自各個工段的廢水經格柵后去處較大顆粒物后經由提升泵進入調節池,勻質勻量后進混凝沉淀池;采用強化混凝技術,投加混凝劑SUST-TF,使其在與廢水進行接觸20 min后進入沉淀池,使混凝沉淀單元獲得COD和色度去除效果,上清液自流進入水解酸化池。
水中難降解污染物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變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并生成部分二氧化碳,在降解有機物的同時提高可生化性,有利于好氧單元微生物降解;但是由于混凝沉淀出水pH在10~11,采用水解酸化后端出水回流,利用有機酸的強大酸堿緩沖體系中和進水堿度,使水解酸化池進水端pH保持在9~10.5,維持水解酸化細菌正常生長條件。同時考慮到溶解氧對水解酸化細菌的影響,采用大氣泡攪拌和二沉池好氧污泥回流兩個措施將水解酸化池中溶解氧控制在≤0.5 mg·L-1。
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統
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統強化處理工藝是生物膜與活性污泥同時在同一構筑物內共同生長,利用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與附著生長的生物膜共同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5]。該技術改造是在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基礎上進行的,故池中無需添加設備,在保證溶解氧DO≥1 mg·L-1的條件下提高活性污泥濃度至1.5~2.5 mg·L-1,既充分利用能耗,又提高好氧單元的COD去除率,保證二沉池出水達標。同時將好氧活性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中,控制水解酸化池中的溶解氧濃度的同時,還能抑制活性污泥膨脹,減少剩余污泥排放量。
厭氧生物處理作為污水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具有許多優點,尤其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但也存在處理過程不穩定、運行周期長、反應器啟動緩慢等缺陷。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而言,將厭氧工藝控制在產酸階段,不僅降低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從而使厭氧段所需容積縮小,同時也可不考慮氣體的利用系統,從而節省基建費用。對于中低濃度的污水來說,由于其有機物濃度低,若采用以能源回收為主要目的之一的厭氧消化,在經濟上未必合算。水解酸化工藝與普通曝氣工藝相比,盡管處理效果較差,但由于無需曝氣而大大降低了生產運行成本。因此,探討水解酸化動力學特性和工藝過程,尋求一種節能高效的污水處理工藝,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水解酸化工藝是考慮到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速度不同,將厭氧處理控制在反應時間段短的厭氧處理第1 階段,即在大量水解細菌、產酸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水解酸化工藝作為各種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可改進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廢水的有效處理創造良好的條件。厭氧生物降解的基本模式為水解階段,固體物質降解為溶解性的物質,大分子物質降解為小分子物質;產酸階段,碳水化合物降解為短鏈的揮發性酸,主要是醋酸、丁酸和丙酸;甲烷化階段是整個厭氧消化過程的控制階段。
厭氧生化處理過程:高分子有機物的厭氧降解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階段:水解階段、發酵(或酸化)階段、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