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10m3/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10m3/d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好氧顆粒污泥是微生物在特定環境下自發凝聚、增殖而形成的生物顆粒,具有結構緊密、沉降性能好、耐沖擊能力強、能承受較高有機負荷的特點。顆粒污泥結構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它能夠在1個顆粒內同時保持多種氧濃度環境與營養環境,顆粒*的氧濃度梯度為各種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因而具有多種代謝活性,具有同步脫氮除磷的能力。同時其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難降解廢水、有毒廢水以及吸附重金屬等方面也具有*的優勢。目前好氧顆粒污泥是污水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在大量理論研究基礎上,研究者進行了好氧顆粒污泥處理實際污(廢)水的小試和中試,并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好氧顆粒污泥形成機制
顆粒污泥的形成過程因培養污泥的種類及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的模型包括以下4個步驟:(1)在重力、擴散力、熱力學作用力(如布朗運動)、細菌自身運動和水力剪切力等作用下,發生細菌間的相互碰撞以及細菌與固體表面的黏附,得到最初的顆粒晶核;(2)在生物作用力(如離子鍵、氫鍵、細胞膜粘連溶融等)、物理作用力(如疏水作用、表面張力、范德華力、吸附架橋等)和化學作用力等的作用下,細胞間或細胞與固體懸浮物之間的連接會更加穩定,因而使碰撞得到的微生物聚集顆粒晶核保持穩定并進一步形成微生物聚集體;(3)在微生物、微生物分泌胞外多聚物(EPS)、菌群的生長與優勢競爭等作用下,生物聚集體內的微生物持續重復生長、繁殖、聚集,逐漸形成初生顆粒污泥;(4)在水力剪切力的強化作用下,初生顆粒污泥形成穩定的三維空間結構。M. Y. Chen等[7, 8]在SBR中用含 500 mg/L苯酚的合成廢水成功培養出好氧顆粒污泥,通過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了剛接種的新鮮污泥和培養成熟的顆粒污泥的內部結構。熒光染色和CLSM都表明,微生物自凝聚是顆粒污泥形成的最初步驟。聚合在一起的微生物在附著點分泌EPS并增殖使污泥生長,最終形成顆粒污泥。
接觸氧化床的作用原理
1、吸附作用
好氧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長繁殖過程中相互部結形成表面積較大的、濃度較高的生物膜可以大量吸附水中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使污染物濃度降低
2、攝取、分解作用
在向反應器內不斷通空氣的情況下好氧微生物可以將吸附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攝人體內進行代謝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氧化床使農村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濃度進一步降低出水CODcr、BOD5去除率達到80%以上,可以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二級標準。
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利用重力作用使接觸氧化床出水中比重大于水的懸浮污泥下沉至池底從而使之從水中去除保證較好的出水水質
2、沉降至底部的污泥并自動返回至接觸氧化床以維持接觸氧化床的污泥濃度。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它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高效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小區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自流入細格柵池去除大顆粒可沉固體及水中懸浮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池出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在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填充軟填料曝氣廢水流經填料層使填料表面長滿生物膜增加微動力即小型鼓風機鼓風使污水在有氧條件下與生物膜充分接觸污水中的微生物將污水中殘留的有機物逐步氧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細胞物質污水得到凈化。同時控制溶解氧水平保證污水中氨態氮由硝化細菌轉化成為硝態氮。出水經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然后導入過濾池內填充硬填料石英砂,對沉淀池出水進一步吸附、沉淀處理使出水達到排放要求。最后污水流入消毒池用二氧化氯消毒出水達標外排。
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不易破壞周圍小區景觀等特點同時地埋式污水裝置亦能將噪聲和臭氣對住小區居民的影響減輕到最低。地埋式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施加了微動力改變污水處理裝置供氧不足、生物活性不夠的狀態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微動力曝氣池單元為模塊結構,可較好滿足小區污水處理站廠分期建設的要求。
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工藝流程的確定
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00—2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