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服務區污水處理設備
我公司生產的服務區污水處理設備生物處理技術
水源水生物處理技術的本質是水體天然凈化的人工化,通過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水源水中包括腐殖酸在內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及可能在加氯后致突變物質的前驅物和NH3—N,NO2—等污染物,再通過改進的傳統工藝的處理,使水源水水質大幅度提高。常用方法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觸氧化池和生物活性炭濾池。這些處理技術可有效去除有機碳及消毒副產物的前體物,并可大幅度的降低NH3—N,對鐵、錳、酚、濁度、色、嗅、味均有較好的去除效果,費用較低,可*代替預氯化。
塔式生物濾池
輕質濾料的開發與采用,為塔式生物濾池的應用創造了條件。生物塔濾增加了濾池高度,分層放置填料,通風良好克服了普通生物濾池(非曝氣)溶解氧不足的缺陷。國外廣泛采用塑料材質大孔徑波紋孔板濾料,我國常采用環氧樹脂固化玻璃鋼蜂窩填料。塔式生物濾池的凈化作用也是通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的新陳代謝活動來實現的。塔式濾池的優點是負荷高、產水量大、占地面積小,擊負荷水量和水質的突變適應性較強。缺點是動力消耗較大,基建投資高,運行管理不便。
生物轉盤反應器
生物轉盤在污水處理中已廣泛采用,目前在給水處理領域,對某些污染程度較為嚴重的微污染水進行了一些研究。日本、我國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國內學者的試驗研究表明,采用生物轉盤預處理在適宜水力負荷下改善微污染水水質是有效的。
生物轉盤的特點表現為,生物膜能夠周期的運行于空氣與水相兩者之中,微生物能直接從大氣中吸收需要的氧氣(減少了溶液中氧傳質的困難性),使生物過程更為有利的進行。轉盤上生物膜生長面積大,生物量豐富,不存在類似于生物濾池的堵塞情況,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脫落膜易于清理處置。但存在的不足是生物氧化接觸時間較長,構筑物占地面積大,盤片價格較貴,基建投資高。
生物膨脹床與流化床
生物膨脹床是介于固定床和流化床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流化床中的填料隨水、氣流的上升流速的增加而逐漸由固定床經膨脹床最后成為流化床。生物膨脹床與流化床通過選用適度規格粒徑(約為0.2~1.0mm)的生物載體,如砂、焦碳、活性炭、陶粒等,采用氣、水同向混合自下而上,使載體保持適度膨脹或流化的運轉狀態。
與固定床相比,從兩個方面強化了生物處理過程:一方面,載體粒徑變小,比表面積增大,單位溶劑的比表面積可達到2000~3000m2/m3,這大大提高了單位生物池的生物量。另一方面,由于顆粒在反應器中處于自由運動(膨脹或流化)狀態,避免了生物濾池的堵塞現象,提高了水與生物顆粒的接觸機會;同時可采用控制膨脹率的辦法來控制水流紊動對生物顆粒表面的剪力水平,進而控制填料上生物膜的厚度,有利于形成均勻、致密、厚度較薄且活性較高的生物膜。這些都大大的強化了水中可生物降解基質向生物膜內的傳遞過程,使生物膨脹床、流化床的單位容積的基質降解速率得到提高。生物膨脹床、流化床含有活性高的較大生物量,處理水力負荷增大,并保證出水水質良好。
采用生物膨脹床與流化床,可解決固定填料床中常出現的堵塞問題,進一步提高凈化效率,且占地面積少。但由于保持膨脹或流化狀態,消耗的動力費用較高,且維護管理復雜,尤其是當池體比較大的情況,如一旦停止運行,再啟動很困難,運行中水力學條件難以控制等。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流化介質跑料現象,其工程應用還很少見。
在普通生化處理技術上發展起來的。利用一些專性細菌實現氮形式的轉化,最終轉化成無害的氮氣。目前對焦化廢水生物脫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缺氧/好氧(A/O)、厭氧一缺氧/好氧(A—A/O)和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BR)工藝。
①A/0工藝:Liu運用生物活化膜污泥混合系統去除氨氮,去除率達94%~99.9%。COD去除率為80%~95%。厭氧一好氧生物脫氮工藝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交替處于被抑制狀態,不能高效地發揮作用。針對這一問題并結合焦化廢水特點,余兆祥等人開發了A/O固定生物膜系統處理焦化廢水.且A段和0段都采用了這一技術.在反應裝置中填充填料。結果表明最高氨氮去除率(99.89%)出現在進水碳氮質量比為5、回流比為2的操作條件下。
②A—A/O工藝:由于焦化廢水中所含的有機物在好氧條件下較難被微生物降解.經過厭氧處理可改變其化學結構.為缺氧反應器中的反硝化反應提供高質量的碳源,減弱有毒化合物對好氧反應器中硝化菌的毒害和抑制作。與A/O工藝相比,可節省碳源40%,寶鋼化工公司將運行成本從6元/m’降到4元/m。李詠梅用A—A/O生物膜法對上海焦化廠廢水進行處理。結果表明,當進水COD、氨氮的質量濃度分別為600~1000、200~280mg/L時.為同時達到較好的去除有機物和脫氮效果,系統的HRT至少應為34.5h,混合液回流比為4.0~5.0,好氧段pH值應保持在7.8~8.0,出水剩余堿度在100~200mg/L。在缺氧段中需加入甲醇作為外加碳源,甲醇與硝酸氮的質量比以2.58:1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