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設備
閱讀:746 發布時間:2020-6-1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設備
廠家:130
7071
7631
生物膜法基本特征
在污水處理構筑物內設置微生物生長聚集的載體(一般稱填料),在充氧的條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經過充氧(充氧裝置由水處理曝氣風機及曝氣器組成)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過填料時,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隨之增厚。當生物膜增長到一定厚度時,向生物膜內部擴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狀態,而內層則會呈缺氧甚至厭氧狀態,并終導致生物膜的脫落。隨后,填料表面還會繼續生長新的生物膜,周而復始,使生物膜法污水得到凈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后,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中的有機物已經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層中的有機物濃度濃度比進水要低得多,當廢水從生物膜表面流過時,有機物就會從運動著的廢水中轉移到附著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層中去,并進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時,空氣中的氧也經過廢水而進入生物膜水層并向內部轉移。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和機體本身進行新陳代謝,因此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又沿著相反的方向,即從生物膜經過附著水層轉移到流動的廢水中或空氣中去。這樣一來,出水的有機物含量減少,廢水得到了凈化。
在小規模分散型污水處理中大量使用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比使用活性污泥工藝更有優勢,具體體現在:①微生物相方面,各種生物膜工藝中參與凈化反應的微生物多樣化,微生物的食物鏈較長,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易于存活,在分段運行中每段都能夠形成優勢菌種;② 在處理工藝上,各種生物膜工藝對水質水量變化均有較強的適應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固液分離,能夠處理低濃度的污水,易于維護、節能。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并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膜內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和機體合成代謝,同時分解的代謝產物從生物膜擴散到水相和空氣中,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降解。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設備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區別不僅僅是微生物的懸浮與附著之分,更重要的是擴散過程在生物膜處理系統中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
在生物膜反應器中,有機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種必須的營養物質首先要從液相擴散到生物膜表面,進而進到生物膜內部,只有擴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內部的污染物才有可能被生物膜內微生物分解與轉化,終形成各種代謝產物。
另外,在生物膜反應器中,由于微生物被固定在載體上,從而實現了SRT與HRT(水力停留時間)的分離,使得增殖速率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長繁殖。因此,生物膜是一穩定的、多樣的微生物生態系統。
生物膜的形成原理(掛膜過程)
生物膜的形成過程是微生物吸附、生長、脫落等綜合作用的動態過程。
首先,懸浮于液相中的有機污染物及微生物移動并附著在載體表面上;然后,附著在載體上的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并發生代謝、生長、繁殖等過程,并逐漸在載體的局部區域形成薄的生物膜,這層生物膜具有生化活性,又可進一步吸附、分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直至后形成一層將載體*包裹的成熟的生物膜。
微生物膜的形成通常經歷載體表面改良、可逆附著、不可逆附著、生物膜形成四個階段,具體描述如下:
微生物在載體上的掛膜可分為微生物吸附和固著生長兩個階段。載體加入水體以后,首先進入吸附期。有部分微生物和絲狀物質已經附著在載體表面,附著了較多物質的位置往往是載體的凹處,不容易被水流剪切的地方。此時懸浮液中的微生物大量增長,出現較明顯的一個污泥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