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五”時期的充分醞釀,到“十三五”時期的火熱度有增無減,我國環境監測產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十四五”時期國家會繼續加大對環境監測的扶持和投資力度,這就意味著,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環境監測領域的前景都想象力十足。
繼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嚴查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問題,7月17日,生態環境部再次通報5起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作為環境污染治理的“眼睛”,環境監測正日益受到國家重視,開展多項舉措,確保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推進。
其實早在“十二五”期間,包括《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在內的多部環境監測政策便陸續出臺,而“水十條”及“大氣十條”等環保政策的落地,都大大刺激了環境監測需求的爆發。“十三五”以來,環境監測行業景氣度得以延續,并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
中國環保在線查詢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有關數據,從2010年~2016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8%。環境監測規模2016年時為434億元,在2017年達到約470億元,2018年有望再上一個臺階,輕松突破500億元。根據分析機構預測,到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的潛在空間可以達到1200億元,
據了解,未來一段時期內,環境監測空間的來源主要側重于四大方面:,環境監測網絡的額拓展,從省級到地級,再到縣級,全面覆蓋;第二,監測指標的不斷增加,譬如VOCs及重金屬監測等空間巨大;第三,監測空間的擴大,從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第四,監測領域的拓展,從空氣、水向土壤傾斜。
環境監測的蛋糕越做越大,社會資本與企業紛紛涌入,聚光科技、先河環保及盈峰環境等紛紛跑馬圈地,爭相布局,在促進環境監測更加繁榮的同時,也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刺激行業洗牌重組。
按照國家規劃,空氣、地表水和土壤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將在2020年全面建成,為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更加完善的數據保障,所以2018年~2020年的三年時間里,環境監測設備與服務需求,將達到一波高峰。
于更長遠的發展,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柏仇勇曾透露,為實現2035年建成與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的目標,“十四五”期間,國家會繼續加大環境監測的投入。
環境監測產業一派繁榮的背后,也有著不容忽視的短板。中國環保在線從一些行業內部人士獲悉,目前環境監測儀器的核心技術仍舊被發達國家掌握,儀表儀器設備短缺,爭相涌入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良莠不齊,監測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小的威脅。
作為環境管理“頂梁柱”的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建設推進的大背景下將不斷被強化。同樣需要認識到,在環境監測產業繁榮背后,是國家推動環境監測體系的強力驅動。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環境監測向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后,我國環境監測將再次更加開辟宏大的。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