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可靠性設計與元器件選型
電子可靠性的設計原則包括:RAMS定義與評價指標、電子設備可靠性模型、系統失效率的影響要素、電子產品可靠性指標、工作環境條件的確定、系統設計與微觀設計、過程審查與測試、設計規范與技術標準。
有人說了,設計原則就是正確的廢話,誰都會說,誰都不會用。通俗的翻譯出來就是設計原則很難和實際設計建立直接的影響和聯系。
這一段主要是方,關于技術的方,錢學森老人的偉大*吧?但他的水平和優勢是什么?電子、機械、軟件、測試、管理?都不是,是系統方和工程計算。當我們要決策一個電路的器件選型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基本公式,直接告訴了我們應該重視哪個指標,器件選型和電路設計還是一件難事嗎?
舉個例子,一個插座上面要通過10A的電流,是用2根8A的導線并聯分流好呢?還是用一根14A的電纜好呢?通過可靠性模型可以輕松得到答案。
驅動一個發光管,是用三極管好呢,還是用運放好呢?
前段時間去青島,參觀了青啤的啤酒博物館,看到了一個世紀前,德國的電機和日本的風扇,世紀后的今天仍然能正常工作,令人艷羨不已。系統失效率的影響要素可以告訴您這個結果的答案,放在今天,德國、日本和我們一樣,也造不出耐一個世紀的電機和風扇。
電子可靠性要想提升,應該從哪些具體問題點下手呢?
這些都是系統方和工程計算可以幫助解決的問題,錢老走了,他的智慧和思維需要有人繼續傳承下去,我能做的是傳播錢老的思想,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更廣泛的理解和應用。
元器件選型
元器件選型包括了選型的基本原則、系列元器件的分類、特性、選型指標、可靠性應用注意事項等,包括、二極管三極管、接插件、晶振、電控光學器件(光耦、LED)、AD/DA及運放、電控機械動作器件、能量轉換器件(、電源變換芯片、變壓器)、數字IC、保護器件(保險絲、磁環磁珠、壓敏電阻、TVS管)、電源模塊等。
女孩子流行著一個口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雖然網上正反雙方論戰激烈,但一個事實誰也不能否認,女孩子后的結局還真就是嫁得好比干得好的比例高的多得多。干得好是電路設計得好,嫁得好是器件選型選得好。同樣是電容,鉭電解和鋁電解的區別、電解和瓷片的區別,線繞電阻和膜式電阻的區別,數字IC重點關注哪幾個指標,保護器件的選擇指標依據什么,誰都知道,保鏢警衛變質可就慘了。
我們就象廚師,我們不管種菜,但我們炒出來的菜的味道是要受菜、水、肥、氣候等的影響的,不然就不會出現茅臺鎮的茅臺、山西的汾酒、梅雨季節的臭豆腐等專屬品了。同理,器件的制造工藝和其制造工藝所引出的器件特性都是需要我們了解并在應用中加以規避的。比如線繞電阻的量大、紙介電容的漏電流大、瓷片電容的耐溫變率和耐震動的水平低、TVS耐浪涌電流小但反應時間快,磁環的效果取決于材料和裝配,耐振動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