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做好了反制準備,但是希望不要出臺,因為這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在5月18日光伏反傾銷初裁結果解讀會上,國家*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如此強硬表示。
李的表態來源于凌晨時分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初裁的塵埃落定。美*裁定,中國晶體硅電池及組件商在美存在傾銷行為,幅度為31.14%至249.96%。
根據此一裁決,出產于中國大陸的光伏產品基本可以告別美國市場,而2011年這一出口額約為20億美元。
作為應對,中國*對美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補貼措施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已接近尾聲。此項自2011年11月開始的調查,包括“美國華盛頓州可再生能源生產鼓勵項目”等涉及風能、太陽能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相關的產品、設備及零部件。
“我們反對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政策,這影響世界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也阻礙美國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作為世界zui大的晶硅設備供應商,美國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LTD。(GTAT)亞洲區總Jeff Ford對記者坦言,在過去五年里,GTAT在亞洲特別是中國投入很多資金,98%的新增人員都是來自亞洲。
反傾銷初裁的重創
美國*18日表示,將于10月初公布zui終裁決。但按往常慣例,終裁時間通常會后延,預計終裁將于2012年年底前結束。
英利集團法律事務總監陳卓表示,終裁之前中國光伏企業主要要做的有兩件事情,一是說服ITC免掉追溯征稅,二是改變反傾銷稅稅率。
陳卓認為,以泰國小規模的光伏廠商的生產成本來替代中國大規模的光伏廠商,這一選擇并不公平,但未來在終裁之前很難說服ITC(美國貿易委員會)去改變替代國。
此前的3月20日美*初裁認定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補貼行為,幅度為2.9%至4.73%。2011年10月,Solarworld提起申訴,要求美國對中國此類出口產品征收49.88%至249.96%反傾銷及反補貼稅。
根據初裁結果,除了尚德、天合及其它59家企業獲得31%左右的相似稅率外,其它企業均為249.96%。
李俊峰告訴記者,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合理地選取泰國的價格進行不公平比較,從而人為抬高了中國企業的傾銷幅度,“這是不顧光伏系統成本下降,不顧中國光伏企業遵守市場規律的事實”。
咨詢機構Maxim Group分析師Aaron Chew在美國*做出決定前曾表示,對于美國企業來說,征收10%以上的關稅就意味著勝利。
“需要再過段時間,才能真正評估這次裁定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第四大光伏組件生產商、阿特斯陽光董事長瞿曉鏵對記者說,中國企業還將進一步繼續申訴,用事實和數據爭取在終裁贏得一個很好的結果,“初裁的懲罰性關稅是毫無根據的”。
美國方面,美國太陽能協會(SEIA)呼吁中美政府協商解決太陽能貿易爭端;美國光伏平價上網聯盟(CASE)則倡導,自由競爭有利于美國太陽能行業發展。
中國的反制
雖然美國*的初裁有利于Solarworld等幾家企業,但zui大的擔憂來自向中國賣設備和原材料的美國本土企業。
“我們準備再次上書*,要求加快出臺對美國、韓國多晶硅大廠的傾銷行為征收懲罰性關稅。”國內一家多晶硅大廠高管透露。
2010年美國進口中國產品14億美元,但美國出口的25億美元多晶硅、14億美元設備中,主要銷往中國和德國,對中國當年凈出口額在2.5億美元以上。
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13.86噸,同比增長36.00%;此中,從韓國進口21361噸,同比增長89.47%,自美國進口僅次于韓國,達到17476.32噸。
受制于美韓兩國的多晶硅低價傾銷,中國八成多晶硅企業停產,部分已破產或出現征兆,波及過千億投資,就業人數過萬人。
上述高管舉例,目前給中國企業的硅料zui低售價為23-25美元/公斤,“但是如果加上進出口關稅、船運等費用,總成本都在25-30美元/公斤之間,已經算是虧本銷售”,而這樣的虧本銷售也可以從各大廠2011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中有所體現。
目前韓國OCI、美國Hemlock為主的多晶硅*主要市場均是中國,其出口中國的量多占據公司產量的50%以上。
按照中國*的調查程序,對美國清潔能源獲取補貼的調查將在2012年5月25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12年8月25日。在此之前,中美貿易關系已經十分緊張,雙方因為稀土與汽車貿易以及人民幣匯率而爭吵不休。
針對此次反傾銷初裁的結果,李俊峰沒有明確透露中方可能采取的反制舉措,他表示希望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直接對話,特別是中國*和美國*積極地對話,“避免兩個大國發生貿易戰”。
曲線入美
目前中國光伏組件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為43%左右,美國市場約占據中國組件出口份額的10%。
“從去年四季起,來自大陸的訂單量大增,估計今年可以占據昱晶20%的產量。”中國臺灣zui大的電池片廠商昱晶總潘文輝對記者承認,大陸的這些采購基本上都會從中國臺灣銷往美國。
與大陸產能利用率的低迷形成對比,自“雙反”案提出以來,中國臺灣的開工率基本上都超過80%。研究機構EnergyTrend稱,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臺灣廠商從硅片廠、電池廠到組件廠都有不少急單涌現。
中盛光電董事長王興華承認,因應客戶的要求,該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即已將部分美國訂單交由中國臺灣同行幫助代工,但也削薄了利潤,“成本增加了8%-10%左右”。
目前尚德、阿特斯陽光各在美國、加拿大有制造工廠,天合新近同樣在歐洲有所布局。不過在目前行業負債普遍超過70%的背景下,無論是已設點企業,抑或是未設點企業,都難以再有充足資金到海外布點。
Jeff Ford稱,GTAT的設備為采購,美國部件僅占20%左右,且從香港發貨總部,美國主要作為研究和工程設計所在,“因此應該不會成為中國政府的報復對象”。
“雖然有反傾銷,但美國市場是一個增長的市場,中國有那么多產能,中國企業肯定會找到這么一條路線進入美國市場,這在別的行業也發生過。”Jeff Ford說。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