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隔振和混合隔振技術的介紹
振動系統包括三部分:振動源,振動傳播路徑及振動接受結構。振動隔離指的是在振動的傳播途徑中加入適當的元件,以減小傳遞到接收結構的振動強度。隔振技術廣泛應用于土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與加工等領域
隔振是振動控制中研究多、應用一項振動控制技術,大致分為被動隔振、主動隔振和主/被動混合隔振三類。被動隔振是在振動傳播途徑中加入被動元件,如彈簧,橡膠,空氣彈簧等,以減小傳遞到接受結構的振動強度。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工作可靠、不需要額外消耗外界能源是被動隔振的突出優點。鑒于此,被動隔振在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飛速發展,人們對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振動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型化、低剛度與柔性化是航天器結構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這些大型模塊化的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衛星天線、光學系統及其支撐體結構、空間機械臂等,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證*的運行精度;未來的人類社會對“制空天權的爭奪將會愈演愈烈,空天軍的作戰空域在外層空間,對武器平臺的精度和穩定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特別是激光平臺等光機電一體系統需要對微米級的振動進行控制,因而對環境及系統本身振源的振動控制要求很高;近年來的精密儀器隨著其功能的不斷豐富,越來越趨向大型化,甚至已經有了總重量超過10噸的裝置,由于裝置的不斷大型化,要將裝置本身的固有頻率維持在高水平已經變得很困難,因此就算以往根本不成問題的低頻振動也受到了影響,這些將給傳統的被動結構及振動控制方法帶來嚴峻的考驗,必須開發能夠承受大的工作載荷并且對于低頻振動也能有優異隔振性能的主動隔振系統。同被動隔振技術相比,主動隔振特別是對低頻區和共振區振動的隔離具有明顯的優勢。近幾年,各技術*國家競相研究,并開始將其應用于某些大型的空間結構減振上,同時主動隔振技術特別適用于對微小振動的控制,廣泛地用于精密儀器的隔振。
主動隔振是在被動隔振的基礎上,加入能產生滿足一定要求的作動器,或者用作動器代替被動隔振裝置的部分或全部元件,根據所檢測到的振動信號,應用一定的控制策略驅動作動器,從而達到抑制或消除振動的目的,它特別適用于超低頻隔振和高精度隔振。
主動隔振臺:
優勢:高性能, 低頻隔離, 六個自由度隔離, 不斷的反饋回路抑制機械共振
TS系列產品:
主動隔振從0.7-1000Hz,被動隔振超過1000Hz
自動負載調整
即插即用簡易安裝
LCD顯示實時震動級別
AVI系列產品
主動隔振1Hz到200Hz,被動隔振大于200Hz(6個維度)
主動隔振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用離心擺調節蒸汽機轉速和縱擒機調節鐘表周期的應用中。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主動控制減振取得三項技術突破,即實現機翼顫振的主動阻尼,提高了飛機航速;磁浮軸承控制離心機轉子成功,創造出分離鈾同位素的新工藝;主動隔振提供超靜環境,保證慣導系統滿足核潛艇和洲際導航的精度要求。真正使用電子技術進行主動振動控制開始于60年代,因此之后的十幾年成為主動振動控制發展的重點突破階段。從70年代起人們開始廣泛探索主動振動控制在各個工程領域應用的階段。80年代后主動振動控制技術在抑制航天結構振動控制、精密設備或精密產品加工中的振動控制、高撓性土木工程結構振動控制以及車輛半主動振動控制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主動隔振器主要由受控對象、作動器、控制器、測量系統和能源組成,其發展主要決定于作動器、控制器和隔振結構的發展。主動隔振按形式可分為*主動隔振和主動/被動混合隔振。由于*的主動隔振結構較復雜、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旌细粽窬C合了主被動隔振的優點,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