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進展》雜志29日消息稱,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全新材料,可用于制造性能穩定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從而大幅提升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的續航時間,甚至可以延長到目前的兩倍多。
鋰離子電池已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應用,其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而今消費電子和動力電池對能量密度提升的需求,推動著正極材料不斷進步——通常,人們采用的是鋰、氧和一種過渡金屬的化合物為電池正極,這其中,正是過渡金屬負責儲存和釋放電能,其性質也是電池容量的關鍵。
現階段zui常用的過渡金屬是鈷,而此前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用鎂取代鈷,可以在提高容量的同時降低成本,但鎂也有一定缺陷——電池性能退化太快,僅兩輪充放電后就出現大幅下降。
據美國西北大學*介紹,此次團隊研發的新材料是摻有鉻和釩元素的鋰鎂氧化物,其用作鋰離子電池的正極,電池容量出現了大幅提高,同時兼具性能穩定、不會迅速退化的優點。
西北大學研究小組先是為鋰鎂氧化物材料建立了一個結構模型。該模型詳細到了單個原子,團隊借此分析了全部充放電過程,發現其中的氧也會參與存儲電能,因而容量比以往要大。
隨后,研究人員嘗試了將不同元素摻入鋰鎂氧化物的方案,以期計算出不同混合物各自的儲能效果。zui終他們發現,摻入鉻和釩能在保持電池大容量的同時實現zui穩定性能。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