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微儀光電(天津)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基礎要點介紹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基礎要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光源:
光學顯微鏡需要一個光源,通常是白熾燈或熒光燈。光源發出的光線通過準直器聚焦成平行光線,然后通過準直透鏡聚焦到物鏡的焦點上。光源的亮度和穩定性對顯微鏡成像的清晰度和穩定性有重要影響。
物鏡和目鏡: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物鏡和目鏡兩部分組成。物鏡是放置在樣品上方的透鏡,其焦距較短,能夠放大被觀察物體的細節。目鏡是放置在物鏡下方的透鏡,其焦距較長,用于放大物鏡成像后的物體。
物鏡的放大倍數與其長度成正比,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物鏡的分類包括干燥物鏡和浸液物鏡(如水浸物鏡和油浸物鏡),以及根據放大倍數可分為低倍物鏡(10倍以下)、中倍物鏡(20倍左右)和高倍物鏡(40—65倍)。
物鏡的主要參數包括放大倍數、數值孔徑(NA或A)和工作距離。數值孔徑與顯微鏡的分辨力成正比。
物體成像:
當被觀察的物體放置在物鏡的焦點附近時,物鏡將物體發出的光線折射、散射和衍射后成像。物鏡將物體的細節放大后形成實際像,這個實際像是倒立的。目鏡再次放大這個實際像,使其變成正立的虛擬像,供觀察者觀察。
放大倍數:
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由物鏡和目鏡的焦距和放大倍數決定的。物鏡的放大倍數通常比目鏡大,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總放大倍數。光學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可以通過物鏡倍數乘以目鏡倍數來計算。
分辨率: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是指顯微鏡能夠分辨的最小距離,即兩個點之間的最小距離。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大約為0.2µm。分辨率取決于光的波長和光學系統的性能。提高顯微鏡的分辨率可以使用更短波長的光源、提高光學系統的質量等方法。
像差:
像差是影響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色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發生在多色光為光源的情況下。為了消除色差,光學系統需要進行色差的矯正。
光學現象:
光學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的折射、散射和衍射等現象。例如,干涉是兩列或兩列以上的波在空間中重疊時發生疊加從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現象;衍射則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小孔時偏離直線傳播的路徑而繞到障礙物后面傳播的現象。
總結來說,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基礎要點包括光源、物鏡和目鏡、物體成像、放大倍數、分辨率、像差以及光學現象等方面。這些要點共同構成了光學顯微鏡成像的基礎,使得我們能夠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微小結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