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的種類隨著自然科學的進步在逐年增加,據最新統計,共有22類,近2000個品種,其中香料有1000多種。按《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附錄E列舉了食品添加劑功能類別有: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松劑、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著色劑、護色劑、乳化劑、酶制劑、增味劑、面粉處理劑、被膜劑、水分保持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穩定劑和凝固劑、甜味劑、增稠劑、食品用香料、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還有其他類別。
1.酸度調節劑。酸度調節劑亦稱pH調節劑,是用以維持或改變食品酸堿度的物質。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劑、堿劑以及具有緩沖作用的鹽類。酸化劑具有增進食品質量的許多功能特性,例如改變和維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風味;增進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敗;與重金屬離子絡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變反應、穩定顏色、降低濁度、增強膠凝特性等作用。我國現已批準許可使用的酸度調節劑有:檸檬酸、乳酸、酒石酸、蘋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鹽酸、己二酸、富馬酸、氫氧化鈉、碳酸鉀、碳酸鈉、檸檬酸鈉、檸檬酸鉀、碳酸氫三鈉、檸檬酸一鈉、磷酸三鉀等18種。
酸度調節劑除可調節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風味之外,尚有許多其他功能特性。其有效應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機酸及具有緩沖作用的鹽為主。又由于很多有機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參與人體正常代謝,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廣泛。
2.抗結劑。抗結劑又稱抗結塊劑,是用來防止顆粒或粉狀食品聚集結塊,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動的物質。其顆粒細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強。易吸附導致形成結塊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顆粒狀態。我國許可使用的抗結劑目前有5種:亞鐵青化鉀、硅鋁酸鈉、磷酸三鈣、二氧化硅和微晶纖維素。
3.消泡劑。消泡劑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降低表面張力,消除泡沫的物質。在食品加工時,如發酵、攪拌、煮沸、濃縮等過程中可產生大量氣泡,影響正常操作的進行,必須及時消除或使之不致產生。消泡劑大致可分兩類:一類能消除已產生的氣泡,如乙醇等;另一類則能抑制氣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我國許可使用的消泡劑有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等7種。
4.抗氧化劑。能防止或延緩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的物質。食品成分氧化變質的表現如油脂及富脂食品的酸敗、食品退色、褐變、維生素被破壞等等。抗氧化劑的使用不僅可以延長食品的貯存期、貨架期,給生產者、經銷者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安全感。
5.漂白劑。漂白劑是能夠破壞、抑制食品的發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變的物質。分為氧化漂白及還原漂白兩類。漂白劑除可改善食品色澤外,還具有抑菌等多種作用,在食品加工中應用甚廣。氧化漂白劑除了作為面粉處理劑的過氧化苯甲酰等少數品種外,實際應用很少。至于像過氧化氫,我國僅許可在某些地區用于生牛乳保鮮、袋裝豆腐干外,不作氧化漂白劑使用。
6.膨松劑。膨松劑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的,能使產品成本發起形成致密多孔組織,從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軟或酥脆的物質。添加于生產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麥粉中,并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使面胚起發,形成致密多孔組織,從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軟或酥脆的一類物質。分為堿性膨松劑和復合膨松劑兩類。膨松劑主要用于焙烤食品的生產,它不僅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而且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這在今天大力發展方便食品并強調其營養作用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7.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是賦予膠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質。一般以高分子膠狀物質如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等為主,加上軟化劑、填充劑、抗氧化劑和增塑劑等組成。
8.著色劑。著色劑是使食品著色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通常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兩大類。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化學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機色素。目前世界各國允許使用的合成色素幾乎全是水溶性色素。此外,在許可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中,還包括它們各自的色淀。色淀是由水溶性色素沉淀在許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質(通常為氧化鋁)上所制備的特殊著色劑。我國許可使用的食品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新紅、檸檬黃、日落黃、亮藍、靛藍和它們各自的鋁色淀,以及酸性紅、β-胡蘿卜素、葉綠素銅鈉和二氧化鈦共2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