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葉綠素 a測定的分光光度法與 bbe法比較:以千島湖為例
葉綠素 a是所有浮游植物中均含有的主要吸光 色素,其含量通常用來估量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初級生產力,反 映水體的營養狀況和作為水體富營養狀況評價中的 關鍵參數監測水體葉綠素 a對 了解水環境質量現狀及演變趨勢具有重要意義。因 此,建立一種操作簡單和結果準確的葉綠素 a測定 方法很必要。
浮游植物葉綠素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 、熒光法和高 效液相色譜法。熒光法具有高 效、靈敏的優點,高效液相色譜法可以同時測定多種 色素且結果更準確,但這 2種 方法所需儀器價格昂貴且操作復雜,難以作為常規 的監測方法。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簡便、可靠性強 的特點而被廣泛采用 。其他葉綠素 a測定方法還 包括水色傳感器 SeaWiPS遙感法和機載海洋激光雷達法。這些方法 中有些已經使用了幾十年,優點是可以充分將藻類 細胞壁破碎,對葉綠素的提取速度快、效率高,但是 采集樣品過程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樣品的需 求量較大,在貯存、運輸的過程中樣品中葉綠素 a的含量可能發生變化,在研磨過程中葉綠素 a容易發 生光降解使結果偏低,而且提取過程操作繁瑣,轉移 過程中人為誤差較大,導致葉綠素 a含量的測定結 果與水體實際含量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研磨過程需花費較多 的時間和精力,與丙酮的接觸時間長,不利于操作人 員的健康。在實際操作中,人們 已認識到丙酮 -研磨法存在的缺點,并從多方面如 提取液、提取方式、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等進行改進。
bbe藻類現場分析儀是德國 bbe公司基于葉綠素的熒光反應特征研制的能潛入水體中快速檢測葉綠素濃度的 儀器。bbe藻類現場分析儀能 快速檢測最深 100m處的葉綠素濃度,檢測數據可 以通過串口在線顯示或者存儲在設備中等待后續分 析。除檢測葉綠素含量,該儀器還可以檢測到藻的 存在,并將藻按光譜分類(藍藻/青藍菌藻、綠藻、硅 藻/甲藻、隱藻)。在國外,利用 bbe-FluoroProb檢 測分析藻類 (以下簡稱 bbe法)應用較為廣泛, 利用 bbe法現場分析儀檢測 水庫浮游植物群落的組成及其動態變化,利用 bbe法監測水體的藻類并預測 藍藻暴發,比較 了不同方法測定葉綠素 a結果,bbe法測定結果與 其他方法測定結果相關性較高。我們于 2009年7月至2010年 6月,在大型深水型水庫———千島湖分 別使用分光光度法和 bbe法測定水體的葉綠素 a濃度,驗證二者測定結果的相關性,以期能找出結果更 精確、使用更方便的葉綠素 a測定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點設置
新安江是千島湖最主要的入庫地表徑流,同時 是千島湖營養鹽主要的源頭。新安江大壩是千島湖 水流出口。根據千島湖的水體形態、水流等特點,從 上游至下游設置 3個采樣點(圖 1、表 1),分別位于 千島湖的西北、中心和東南湖區。其中 S1點屬于上 游河流區,流速較快,泥沙含量較大,水體渾濁;S4 點位于中游過渡區,流速較緩,水體較為平靜,水體 較為清澈,藻類生物量較高;S9點位于下游靜水區, 水體最為平靜且浮游動物較多,水體較為清澈。
1.2分光光度法測定
水樣采集在每月中旬進行。根據各采樣點水深 情況,對各點水樣進行相應的分層采集。其中,S1 按照 0.5、4、8、12、16、20和 25m等水層依次采集; S4按照 0.5、4、8、12、16、20、25和 30m等水層依次 采集;S9按照 0.5、4、8、12、16、20、25、30、35、40、45 和 50m等水層依次采集。采樣方法和葉綠素 a的 測定按金相燦等(1990)方法進行。
1.3 bbe法測定
與分光光度法的水樣采集同時進行。使用前, 先將儀器置于水體表層,完成對深度的校準。校準 完畢后,啟動儀器的測量功能,勻速釋放線纜,電腦 會自動記錄測量的各項指標,當水深達到預定測量 水深時,停止測量,保存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全湖葉綠素 a測定
成對 T檢驗表明,分光光度法測定得到的葉綠 素 a含量顯著高于 bbe法的測定結果(表 2)。對 2 種方法測得的全湖全年的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發 現二者存在極顯著的相關關系(r=0.83,n=293, P<0.01),但個別數據差異較大(圖 2)。將分光光 度法測定的葉綠素 a濃度劃分為 3個濃度組,分別 與 bbe法測定葉綠素 a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 低濃度組(<3μg/L)、中濃度組(3~12μg/L)的相 關系數分別為 0.452(P<0.001,n=250)和 0.682 (P<0.001,n=42),高濃度組(>12μg/L)僅 1對 樣本,未進行相關分析。
2.2 相同月份葉綠素 a測定
相同月份葉綠素 a測定結果見圖 3。2種方法 測定出的葉綠素 a的最大值、最小值都是出現在相 同的月份。偏相關分 析表明,2種方法測定的葉綠 素 a的月份變化較為一致,偏相關系數站點 S1為 0.841(P<0.001),S4為 0.852(P<0.001),S9為 0.778(P<0.001)。
2.3 相同深度葉綠素 a測定
相同深度葉綠素 a測定結果見圖 4。2種方法 測出葉綠素 a的濃度在各采樣點的垂直變化趨勢一 致,表層水中的葉綠素 a濃度最高,基本上都是隨著 深度的增加葉綠素 a濃度逐漸降低,即水深越深,葉 綠素 a濃度越低。偏相關分析表明,2種方法測定81 2013年第 2期 周 靜等,基于葉綠素 a測定的分光光度法與 bbe法比較:以千島湖為例的葉綠素 a的垂直變化趨勢也較為一致,偏相關系 數 S1 點 為 0.799(P<0.001),S4 點 為 0.813(P<0.001),S9為 0.666(P<0.001)。
3 討論
3.1bbe法數據低于分光光度法的原因
分析發現,我國通用的標準分光光度法與國際 上運用較多的 bbe法測定得到的葉綠素 a含量顯著 相關,但后者比前者普遍偏小。分光光度法在葉綠 素 a提取過程中,如果使用塑料材質的離心管提取 葉綠素 a(丙酮對塑料具有腐蝕作用)或者冷藏時間 過長,測定的藻類葉綠素 a值都會偏大,本文采用塑料材質的離心管進行提取,從而 導致結果偏高。本研究采用的 bbe法是根據高效液 相色譜(HPLC)分析的校準參數對葉綠素 a含量進 行定量的。葉綠素 a樣品中含 有一些異質同晶體和其他葉綠素衍生物,分光光度 法能在 665nm光譜下檢測出這些物質,并將其作為 葉綠素 a的一部分;但 bbe能識別這些物質,未將其 作為葉綠素 a的一部分,從而導致 bbe法測定數據 低于分光光度法。而且,本研究 使用的 bbe法能減少黃色物質(即有色可溶性有機 物,CDOM)的影響,導致 bbe法數據比分光光度法 偏低。CDOM存在于所有自然水體中,是溶解性有 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紫外短波光的激發下會發出長于吸收光波長的熒 光;CDOM的吸收還延展到可見光 的藍光部分,與浮游植物葉綠素 a和非生物懸浮顆 粒物的吸收重疊,從而影響水體初級生產力(。有研究表明,在沿岸水 域,若忽略了黃色物質的影響,將使葉綠素濃度下降 35% ~60%。
3.2水文條件對 2種方法測定結果的影響
比較 3個樣點 2種方法的周年葉綠素 a測定結 果,S1點相關性偏低,特別是 2009年 8月和 2010 年 4-5月分光光度法的測量值要明顯高于 bbe法。 S1點位于新安江來水方向的zui前沿,屬于河道型的 環境,因此水流要強于其他區域。在 2009年 7月末 和 2010年 3月,該流域經歷過大面積的降雨,因此 過水量增加,水位升高,水體流速變快。由于我們所 使用的分光光度法采樣時定深是依靠所釋放的纜繩 的長度來衡量的,所以在水流比較急的情況下,對于 深度的定位偏差較大,所采水層可能并未達到目標 深度,而較淺處通常情況下光照條件更好,浮游植物 生物量和葉綠素含量都較高些;bbe法采用的是壓 力定深,每次使用前還根據當時的大氣壓力進行校 82 第34卷第 2期 水 生 態 學 雜 志 2013年 3月準,因此深度定位是比較準確的,不會受到水流的影 響。所以,在這 2個時期,由于水文條件導致的采樣 誤差,致使分光光度法的結果與 bbe法結果有較大 的差異,也說明分光光度法在采樣過程中存在流水 中深度定位不準的瑕疵,不適于河流等水體擾動較 大和采樣平臺不穩定的水體環境。S4點和 S9點是 靜水區,風浪水流均較小,雖然分光光度法的測定值 偏大,與 Gregor等(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但 2種 方法的測定結果相關性較高,R值接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低濃度組和中濃度組 2種方法測得的葉綠素 a含量的相關性均達到了顯 著水平,但均較明顯地低于全濃度組,可能與劃分濃 度組后,各濃度組的變異范圍即變化尺度變小有關。 低濃度組的相關性下降比較多,可能是濃度低組人 為測定誤差對數據的“貢獻"大于高濃度組,對相關性的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