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周期 | 現貨 | 規格 | 4514AJ |
---|---|---|---|
貨號 | 4514AJ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化工,生物產業,石油,電子 |
主要用途 | 4514AJ |
產品分類品牌分類
-
研磨 氣爪 變壓 轉換器 信號燈 插頭 濾芯 整流器 板卡 報警器 加速計 濾波器 聯軸器 變送器 檢測儀 橡膠 電位器 伺服 連接器 驅動 庫存 調壓器 燈管 GRACE CELDUC FANUC 測距 稱重 電纜 R+W MOOG 測量儀表 entegris 霍尼韋爾 Maxon AI-TEK FAIRCHILD 對刀儀 電源 零件盒 編碼 拉線盒 薄膜 PARKER 油霧器 MD KROM DANFOSS KEYENCE 感應器 SIKO DOLD 鎖 接線盒 計數器 RORZE 探頭 過濾器 溫控模塊 安全模塊 執行器 放大器 拖鏈 墊片 隔離放大器 前置器 變頻器 振動變送器 交換機 熔斷器 液位計 位移傳感器 開關
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仙童4514AJ FAIRCHILD Model氣動體積助推器
仙童4514AJ FAIRCHILD Model氣動體積助推器
FAIRCHILD仙童放大器庫存型號
4513A
4514A
4516A
10262
10292
30252
10262CH
10262HN
4514AI
4516AI
仙童半導體創立于1957年,這段史實必須從兩條線索講起。
1955年,成就了“本世紀最偉大發明”的“晶體管之父”的肖克利(W.Shockley)博士,離開貝爾實驗室返回故鄉圣克拉拉,創建“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這一喜訊,正中特曼教授為硅谷網羅天下英才之下懷: 有了肖克利這棵“梧桐樹” ,何愁引不到成群的“鳳凰”來?電子電腦界焦急地關注著肖克利的行蹤。 據說,300年前當牛頓宣布準備在他的故鄉建一所工廠時,的物理學界也是如此心態。不久,因仰慕“晶體管之父”的大名,求職信像雪片般飛到肖克利辦公桌上。第二年,八位年輕的科學家從美國東部陸續到達硅谷,加盟肖克利實驗室。他們是:羅伯特·諾伊斯(N. Noyce)、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布蘭克(J.Blank)、克萊爾(E.Kliner)、赫爾尼(J.Hoerni)、拉斯特(J.Last)、羅伯茨(S.Roberts)和格里尼克(V.Grinich)。他們的年齡都在30歲以下,風華正茂,學有所成,處在創造能力的。他們之中,有獲得過雙博士學位者,有來自大公司的工程師,有有名大學的研究員和教授,這是當年美國西部從未有過的英才大集合。
29歲的諾依斯是八人之中的長者,是“投奔”肖克利最堅定的一位。當他飛抵舊金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傾囊為自己購下一所住所,決定性定居,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工作環境、條件和待遇。其他七位青年,來硅谷的經歷與諾依斯大抵相似。可惜,肖克利是天才的科學家,卻缺乏經營能力;他雄心勃勃,但對管理一竅不通。特曼曾評論說:“肖克利在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們又很難跟他共事。”一年之中,實驗室沒有研制出任何象樣的產品。
八位青年瞞著肖克利開始計劃出走。在諾依斯帶領下,他們向肖克利遞交了辭職書。肖克利怒不可遏地罵他們是“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青年人面面相覷,但還是義無反顧離開了他們的“伯樂”。不過,后來就連肖克利本人也改口把他們稱為“八個天才的叛逆”。在硅谷許多著作中,“八叛逆”的照片與惠普的車庫照片,具有同樣的歷史價值。
“八叛逆”找到了一家地處美國紐約的攝影器材公司來支持他們創業,這家公司名稱為Fairchild,音譯“費爾柴爾德”,但通常意譯為“仙童”。仙童攝影器材公司的前身是謝爾曼·費爾柴爾德(S. Fairchild)1920年創辦的航空攝影公司。費爾柴爾德不僅是企業家,也是發明家。他的發明主要在航空領域,包括密封艙飛機、折疊機翼等等。由于產品非常暢銷,他在1936年將公司一分為二,其中,生產照相機和電子設備的就是仙童攝影器材公司。
當“八叛逆”向他尋求合作的時候,已經60多歲的費爾柴爾德先生僅僅提供了3600美元的種子基金, 要求他們開發和生產商業半導體器件, 并享有兩年的購買特權。于是,“八叛逆”創辦的企業被正式命名為仙童半導體公司,“仙童”自然是諾依斯。
1957年10月,仙童半導體公司仍然在硅谷瞭望山查爾斯頓路租下一間小屋,距離肖克利實驗室和距離當初惠普公司的汽車庫差不多遠。“仙童”們商議要制造一種雙擴散基型晶體管,以便用硅來取代傳統的鍺材料,這是他們在肖克利實驗室尚未完成卻又不受肖克利重視的項目。 費爾柴爾德攝影器材公司答應提供財力,總額為150萬美元。諾依斯給伙伴們分了工,由赫爾尼和摩爾負責研究新的擴散工藝,而他自己則與拉斯特一起專攻平面照相技術。
1958年1月, IBM公司給了他們第一張訂單,訂購100個硅晶體管,用于該公司電腦的存儲器。 到1958年底,“八叛逆”的小小公司已經擁有50萬銷售額和100名員工,依靠技術創新優勢,一舉成為硅谷成長最快的公司。
仙童半導體公司在諾依斯精心運籌下,業務迅速地發展,同時,一整套制造晶體管的平面處理技術也日趨成熟。天才科學家赫爾尼是眾“仙童”中的,他像變魔術一般把硅表面的氧化層擠壓到最大限度。仙童公司制造晶體管的方法也與眾不同,他們首先把具有半導體性質的雜質擴散到高純度硅片上,然后在掩模上繪好晶體管結構,用照相制版的方法縮小,將結構顯影在硅片表面氧化層,再用光刻法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擴散、掩模、照相、光刻……,整個過程叫做平面處理技術,它標志著硅晶體管批量生產的一大飛躍,也仿佛為“仙童”們打開了一扇奇妙的大門,使他們看到了一個無底的深淵:用這種方法既然能做一個晶體管,為什么不能做它幾十個、幾百個,乃至成千上萬呢?1959年1月23日,諾依斯在日記里詳細地記錄了這一閃光的設想。
1959年2月,德克薩斯儀器公司(TI)工程師基爾比(J.kilby)申請第一個集成電路發明的消息傳來,諾依斯十分震驚。他當即召集“八叛逆”商議對策。基爾比在TI公司面臨的難題,比如在硅片上進行兩次擴散和導線互相連接等等,正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的拿手好戲。諾依斯提出:可以用蒸發沉積金屬的方法代替熱焊接導線,這是解決元件相互連接的最好途徑。仙童半導體公司開始奮起疾追。 1959年7月30日,他們也向美國局申請了。為爭奪集成電路的發明權,兩家公司開始曠日持久的爭執。1966年,基爾比和諾依斯同時被富蘭克林學會授予巴蘭丁獎章,基爾比被譽為“第一塊集成電路的發明家”而諾依斯被譽為“提出了適合于工業生產的集成電路理論”的人。1969年,法院最后的下達,也從法律上實際承認了集成電路是一項同時的發明。
1960年,仙童半導體公司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和成功。由于發明集成電路使它的名聲大振, 母公司費爾柴爾德攝影器材公司決定以300萬美元購買其股權,“八叛逆”每人擁有了價值25萬美元的。1964年,仙童半導體公司創始人之一摩爾博士,以三頁紙的短小篇幅,發表了一個奇特的定律。摩爾天才地預言說道,集成電路上能被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并在今后數十年內保持著這種勢頭。摩爾所作的這個預言,因后來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得以證明,并在較長時期保持了它的有效性,被人譽為“摩爾定律”,成為新興電子電腦產業的“第一定律”。
60年代的仙童半導體公司進入了它的黃金時期。 到1967年,公司營業額已接近2億美元,在當時可以說是天文數字。據那一年進入該公司的虞有澄博士(現英特爾公司華裔副總裁)回憶說:“進入仙童公司,就等于跨進了硅谷半導體工業的大門。”然而,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仙童公司也開始孕育著危機。母公司總經理不斷把利潤轉移到東海岸,去支持費爾柴爾德攝影器材公司的盈利水平。目睹母公司的平,“八叛逆”中的赫爾尼、羅伯茨和克萊爾首先負氣出走,成立了阿內爾科公司。據說,赫爾尼后來創辦的新公司達12家之多。隨后,“八叛逆”另一成員格拉斯也帶著幾個人脫離仙童創辦西格奈蒂克斯半導體公司。從此,紛紛涌進仙童的大批人才精英,又紛紛出走自行創業。
正如蘋果公司喬布斯形象比喻的那樣:“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脫離仙童半導體創辦公司者之中,較有名氣的是查爾斯·斯波克(C.Sporck)和杰里·桑德斯(J. Sanders)。斯波克曾一度擔任過仙童半導體公司總經理,1967年出走后,來到國民半導體公司(NSC) 擔任CEO。他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把NSC從康涅狄格州遷到了硅谷, 使它從一家虧損企業快速成長為6大半導體廠商。桑德斯則是仙童半導體公司銷售部主任,1969年,他帶著7位仙童員工創辦高級微型儀器公司(AMD),這家公司已經是僅次于英特爾公司的微處理器生產廠商,K6、K6-2等微處理器產品暢銷。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后兩位諾依斯和摩爾,也帶著格魯夫(A. Grove)脫離仙童公司自立門戶, 他們創辦的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英特爾(Intel)。雖然告別了仙童,“八叛逆”仍然約定時間在一起聚會,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8人之中只有6人還健在。似乎要高揚“八叛逆”的“叛逃”精神,一批又一批“仙童”奪路而出,掀起了巨大的創業熱潮。對此,80年代初出版的有名暢銷書《硅谷熱》(Silicon Valley Fever)寫到:“硅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職是進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導體業的途徑。1969年在森尼維爾舉行的一次半導體工程師大會上, 400位與會者中,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過的還不到24人。”從這個意義上講,說仙童半導體公司是“硅谷人才搖籃”毫不為過。
人才大量流失是硅谷發展的“福音”,給仙童半導體帶來的卻是一場災難。從1965年到1968年, 公司銷售額不斷滑坡,還不足1.2億美元,連續兩年沒有贏利。人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它再也不是“淘氣孩子們創造的奇跡”了。
為了找人接替諾依斯的工作, 謝爾曼·費爾柴爾德以硅谷歷高的待遇——3年100萬美元薪金外加60萬美元, 從摩托羅拉公司請來萊斯特·霍根博士,亡羊補牢,以顯示其“求賢若渴”的姿態。霍根不是一位無能的總經理, 曾經給摩托羅拉公司帶來過重大轉機。在執政仙童6年期限內,他盡了最大的努力,使公司銷售額增加了兩倍。然而,仙童半導體公司的靈魂人物已經離去,它的崩潰不過是時間遲早問題。1974年,無力回天的霍根,把權柄交給36歲的科*, 而他的繼任者卻在二三年內,讓這家公司從半導體行業的第2位,迅速跌落到第6位。
70年代末,科*終于發現,挽救仙童半導體公司的最好途徑是把它賣掉。幾經周折,他最終選定了一家擁有21億美元資產的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公司,盡管這是一家法國公司,而且是經營石油服務業的公司。1979年夏季,曾經是美國的企業仙童半導體公司被法國外資接管,售價3億5千萬美元,在硅谷內外造成極大的轟動。
外資似乎也不能給日益衰敗的仙童半導體注入活力,雖然斯倫貝謝招聘到一批研究人工智能的人才,原本可以讓仙童快速進入機器人生產領域,但他們沒有這樣做。實際上,在繼續虧損后,仙童又被用原價的三分之一轉賣給另一家美國公司,買主正是原仙童總經理斯波克管理的國民半導體公司(NSC),仙童半導體品牌一度壽終正寢。1996年,國民半導體公司把原仙童公司總部遷往緬因州,并恢復了“仙童半導體”的老名字。但是,擁有員工6500人的“硅谷人才搖籃”卻不得不退出了硅谷。
早在1962年,仙童半導體公司就在緬因州建立了研制和制造晶體管的生產線,在加州,在猶他州,甚至在韓國和馬來西亞都有其分部,在半導體器件領域仍有較強的實力,主要研制和生產半導體存儲器設備。總部遷至緬因州南波特蘭后,公司領導力圖重振雄風,可是,命運多舛的“仙童”,1997年3月被國民半導體公司以5.5億的價格再次出售,原因不言而喻——國民半導體公司以同樣的價格買下了三大微處理器制造商Cyrix, 試圖與Intel和AMD爭奪PC機半導體市場。
被人買來賣去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仙童半導體現任CEO和總裁克爾克·龐德(K.Pond)希望對公司實施戰略性的重組。龐德曾就學于阿肯色大學電子工程系,并獲得賓夕法尼亞工商管理碩士(MBA) 。自1968年加入仙童半導體公司以來,先后在許多部門擔任要職,1994年起就是仙童半導體的主要領導人。好在這次出資收購的是一家風險資本公司,仙童半導體公司終于具有中立的身份。龐德興奮地說,這次轉變將有利于開發仙童的內部價值,可以讓我們自主發展,成為擁有多種產品供應的半導體企業。
果不其然,龐德旗下的仙童半導體連續做出了驚人之舉,它也開始了企業收購:當年11月, 仙童半導體斥資1.2億,買下了年收入7000萬的Raytheon公司半導體分部;1998年12月,仙童再次斥資4.55億,跨國購并了韓國三星公司屬下一個制造特殊芯片的半導體工廠。這次收購將使仙童制造的半導體產品更適合于電視、錄像機和音頻設備,大踏步地向消費電子制造業挺進。
作為支撐硅谷崛起的“神話”,仙童半導體公司走過了一段輝煌而曲折的歷程,成功與失敗都因人才而致,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