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小型污水處理設備
領域
其主要處理手段是采用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組合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是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機污水處理水質參數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計算,進水BOD5按200mg/L計。
主要的組成部分:1.水解酸化池;2. 接觸氧化池;3. 雜質沉淀池;4.消毒處理;5.污泥好氧消化池。
設備特點
可埋入地表下,設備上方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溫,自動控制,不需人員管理污泥回流,維修方便。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自動電氣控制系統,運行安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異味,。
工作原理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的特點,使得該系統具很廣的空間和推廣價值。小型污水處理設備
產品特點
1、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優于完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
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對水質的適應,耐沖擊負荷性能好,,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土壤脫臭措施。
5、整個設備處理系統配自動電氣控制系統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運行安可靠,平時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只需適時地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使用方法
能夠處理生活系統綜合性廢水及其相類似的機污水;
采用玻璃鋼、不銹鋼結構,具、等優良性,達 50 年以上;
套裝置施工簡單、操作容易,所機械設備均為自動化控制,部裝置可設置于地表以下。
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活性污泥法的征。
5、,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
9、設備可以連接在汽車上做成移動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安裝要求
1、根據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圖與基礎圖,準備基礎以安裝平面圖大小尺寸為準,做好混凝土底板,基礎要求平均承壓5t/m2,基礎必須水平,并應在混凝土基礎澆注保養期結束后才能進行安裝,如設備安裝在地坪以下,基礎離地坪相對高按圖尺寸為準,同時四周挖掘寬度,長度必須離基礎邊線500mm以上,以便管道安裝。
2、管道安裝連接應該在設備就位時考慮好,設備就位時必須按說明書設備自重,配合吊車噸位大小,安裝順序按現場對照圖就位,筒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正確。
3、根據安裝圖,連接管道,設備就位后連接管道用橡皮墊緊固好,使連接處不滲漏。
4、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完畢后設備與基礎地板必須連接固定,不使設備流動上浮, 同時須在設備中注入污水(污水時,用其他水源或自來水代替),充滿度必須達到70%以上,以防設備上浮。同時,檢查好各管道滲漏。試水各管路口必須不滲漏,同時設備不受地面水上漲,而使設備錯位和傾斜。
5、設備安裝完畢不妥后,即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夯實,并整平地面填土時應注意:
(1)設備人孔蓋板必須高出地坪50mm左右;
(2)不能讓土堵塞人孔蓋板上的進氣口。
6、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接線時注意水下曝氣機及潛污泵電機的轉向,如地下室控制柜要放在通風處,保持干燥,一般控制柜不能放在露天。須防日曬,淋雨等。以免控制板及接線頭漏電,燒毀控制板。
7、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注意事項:
(1)設備安裝之處必須下雨不積水;
(2)設備的出水管必須在相對地坪0.4m以下;
(3)設備上方不得壓重物,不得大型車輛經過(指殊設計的);
(4)設備一般不得抽空內部污水,以防止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8、注意本設備安裝圖及管道連接圖按連接及平面布置,如用戶要求可任意布置,但必須在訂合同時提出。
9、連接好風機、水泵控制線路,并注意風機、水泵的轉向必須正確誤。
明基尊重、包容、分享、感恩是員工隊伍健康成長和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海納百川,容乃大"。每個人都應學會理解、學會包容、學會感恩,共同努力打造一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共同分擔風雨、分享陽光,共同面對艱難險阻,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