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曝氣生物濾池運行中異常情況處理
閱讀:159 發布時間:2024-6-26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膜法生物處理工藝,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污水在流經載體表面時,通過有機營養物質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內部的擴散以及生物膜中所發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對污染物質進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凈化。
濾池運行中異常情況處理
(1)氣味:對曝氣生物濾池,當進水有機濃度過高或濾料層中截留的微生物膜過多時,濾料層中局部產生厭氧代謝,有可能產生異味,解決辦法如下:
a) 減少濾池中微生物積累,讓生物膜正常脫落并通過反沖洗排出池外;
b) 保證曝氣設施正常工作,使濾池中的溶解氧達到預定的水平(DC、N的溶解氧濃度約2—3mgO2/L,DN反硝化濾池的溶解氧約0.2—0.5 mgO2/L。);
c) 檢查污水的水質,避免高濃度或高負荷污水的沖擊。應調整污水的水質至曝氣生物濾池的負荷能力范圍內。
(2)生物膜嚴重脫落:濾池正常工作中,微生物膜不正常的脫膜是不允許的,脫膜的主要原因是由水質引起的,如抑制性或有毒性污染物濃度太高或PH值突變等,解決的辦法是必須改善水質,是進入濾池的水質基本穩定。
(3)濾池處理效率降低:當濾池系統運行正常,且微生物膜生長情況良好,僅僅處理效率有所下降,可能是水的PH值、溶解氧、水溫、短時間超負荷運行產生的,若不影響出水水質的達標排放,可不采取措施,若出水水質影響達標排放,則需要采取一些調整措施加以解決,如調整進水PH值,調整供氣量等。
(4)濾池截污能力下降:濾池正常進行,反沖洗正常,濾池的截污能力下降,可能是濾池的預處理效果不好,使得進水中的SS濃度較高所引起的。為了保持濾池的截污能力,應加強對預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
(5)進水水質異常:
a) 進水濃度偏高:應當加大曝氣量時間來保持污泥負荷的穩定性。
b) 進水濃度偏低:應當減少曝氣力度和曝氣時間來解決。
(6)出水水質異常:
a) 出水帶泥、水質混濁: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太厚,反沖洗強度過高或沖洗次數過頻,解決辦法,生物摸厚達300—400,立即沖洗。控制反沖洗強度。
b) 水質發黑、發臭:可能是溶解氧不夠,造成污泥厭氧分解,產生H2S氣體,解決辦法是加大曝氣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也可能局部水系堵塞,造成局部缺氧,解決辦法是檢查或加大反沖洗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