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曝氣生物濾池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閱讀:179 發布時間:2024-5-7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于90年代初得到較大發展,大規模達幾十噸每天,并發展為可以脫氮除磷。
曝氣生物濾池在污水處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溶解氧 為了實現消化、反硝化,必須在各段濾池中連續測定溶解氧數值,并加以控制調節。在DC、N濾池中的曝階段需要不斷調節溶解氧水平,使溶解氧達到較高水平(2~3mgO2/L)。DN濾池反硝化必須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而在氧的條件下反硝化過程就停止,所以中應使濾池中的溶解氧濃度達到較低水平(約0.2~0.5mgO2/L)。
②濾料更新更換 因曝氣生物濾池需定期進行反沖洗,濾料會因反洗強度控制不當或磨損等原因而少量流失或損耗,故要定期根據填料損耗程度和處理水質狀況進行適量補充,該過程一般集中在每年大修時進行。
③反沖洗 在曝氣生物濾池中,隨著的進行,濾料上生長的微生物膜漸漸增厚,在增厚初期,利于去除率的提高;而在增厚到一定程度時,微生物的活性降低,并開始一定程度的脫落。正常時,微生物膜的厚度一般應控制在300~400μm,此時生物膜新陳代謝能力強,當膜的厚度過這一范圍時:
a.氧的傳遞速率減小,微生物吸收的氧量過低,影響微生物的增殖,生物膜活性變差,同時又抑制絲狀菌的生長,結果使去除能力降低,出水水質變壞;
b.傳質速度減緩,使微生物吸收機物濃度過低,造成營養不足。此外,進水中的顆粒物質被截留在濾池的濾料空隙中,同時,過量生長的微生物也聚集在生物曝濾池表面和填料的空隙中。隨著處理過程的持續,填料的空隙率減小,這時曝氣生物濾池的加大了濾池的水頭損失,后總的水頭損失可能達到或接近使設計流量通過生物曝濾池所必需的水頭,或出現顆粒穿透。在這種情況下,曝氣生物濾池應立即停止并進行反沖洗。
反沖洗是維持曝氣生物濾池功能的關鍵,其基本要求是:在較短的反沖洗時間內,使填料得到適度的清洗,恢復濾料上微生物膜的活性,并將濾料截留的懸浮物和老化脫落的微生物膜通過反沖洗而出池外。反沖洗的質量對出水水質、工作周期、狀況的影響很大。
反沖洗程序為:先單獨用空進行反沖洗,然后采用水聯合反沖洗,停止清洗30s,后用水清洗。在進水管、出水管、反沖洗水管和空管道上均安裝自動閥門,并通過微機對整個反沖洗過程進行自動程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