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
濃縮甚至分離。納濾膜分離過程無化學反應, 無需加熱, 無相轉變, 不會破壞生物活性, 因而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飲用水的制備和廢水的處理。采用納濾技術, 不僅可以使90%以上的廢水純化, 而且可同時使重金屬離子含量濃縮10倍, 濃縮后的重金屬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如納濾膜對含鈾廢水的處理,由于空間位阻和電效應的存在, 納濾膜對UO2(CO3)22-和UO2(CO3)34-截留分別達到98%和95%;納濾膜在pH越高條件下,對砷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納濾膜從混合鹽溶液中分離二價銅離子, 當Na+濃度較低且存在離子H3O+時, 銅離子幾乎全部被截留;當控制不同的條件,可實現重金屬離子間的分離,如當NaCl 濃度為0. 5mol/ L 時,在溶液中鎘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dCl2 ,但是鎳并不以絡合形式存在而以Ni2+ 荷電方式存在,用帶正電的納濾膜處理,截留Ni2+ 而讓Cd2+ 自由通過,即可以實現金屬之間的分離。同樣地,在硝酸體系中,亦可實現Cd2+ 與Cu2+ 的有效分離。
反滲透)膜孔徑小于200分子量,可截留所有分子、離子,只允許水分子透過,特別適用于稀溶液的濃縮處理。該技術借助于半透膜對溶液中溶質的截留作用,在高于溶液滲透壓的壓力動力下,是溶劑滲透通過半透膜,達到分離的目的。反滲透技術在電鍍領域已得到較好地應用,據工業實踐證明,對于磷酸鋅電鍍廢水、銅氰電鍍廢水、含鎳廢水采用或二級RO可實現對重金屬離子99%以上的截留,水回收率達到90%以上。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種類繁多,各種技術特點不一,適用范圍也存在較大差異。由于行業區別或同一行業不同工藝段的差異,所排放出的廢水都沒有*相同的,因此,針對具體水質,熟練掌握不同處理技術的適用特點,以合理選用不同的技術手段或者技術組合方式,顯得尤為關鍵
中和沉淀法是常用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方法之一,它是通過加入堿(如石灰乳、燒堿等)以改變廢水pH值,使得OH-與金屬離子發生反應以生成溶度積較小的重金屬氫氧化物沉淀。根據不同重金屬離子存在濃度及相應氫氧化物溶度積差異可分步沉淀析出。
采用該方法需注意以下幾點:中和后pH若較高,需加酸調低pH以達排放要求;對于Sn、Pb、Zn、Al等兩性化合物,需嚴格控制pH,以防pH過高再次溶解;對于可能存在與某些重金屬生成絡合物的如鹵素、腐殖質、氰根等陰離子,需在中和之前*行預處理;對于易生成膠體類細小顆粒,如Ni(OH)2,需加入絮凝劑方可沉淀析出。
該方法優點為操作簡單,設備小,適用范圍廣,當pH調至10左右,能將大部分重金屬離子去除至達標排放要求,但對于Cd、類金屬砷的去除一般很難滿足要求。其缺點也較為明顯,石灰乳法一步全沉淀污泥量大,重金屬品位低,難以回收,作為固體危險廢棄物需另外處置,費用高昂;而燒堿法處理費用高,一般不被采納
相較中和沉淀法,其優勢更為明顯,由于金屬硫化物溶度積更小,去除更為*,殘余重金屬離子較少,泥渣量也較少,生成的金屬硫化物易于回收再利用。其缺點為硫化物易形成膠體,顆粒小,難以沉淀,建議加入絮凝劑;殘留硫化劑在酸度較高條件下,易于生成有毒氣體硫化氫,造成二次污染,建議同時做好空氣凈化設施配套,或建議以相較于所要去除的重金屬具有更大溶解度的金屬硫化物替代常規鈉型硫化劑,可有效規避硫化氫的產生和殘余硫離子的產生。
通過加入還原劑或電解法將重金屬離子置換為金屬單質或低價態的金屬離子。如電鍍廢水中Cr6+的去除,就是通過加入還原劑還原為低毒Cr3+,再加堿中和沉淀去除;如銅、汞離子的去除,就是通過電解或還原方法將其相應單質以沉淀析出。
常用還原劑有NaHSO3、SO2、FeSO4、單質Fe等。
該方法優點為操作簡單、能經受大水量及高濃度重金屬離子的沖擊,效果明顯。其缺點為,耗材消耗大,處理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