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十二五”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重大項目“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示范”(2012AA06A200)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該項目針對我國化工、冶金、電子垃圾拆解等行業的工業企業場地土壤污染、礦區與油田及周邊土壤污染、農田土壤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等問題,重點研發了物理、化學、微生物、植物及聯合修復的關鍵共性技術與設備,土壤及含水層修復功能材料、制劑及其工藝設備,土壤修復標準、后評估技術和技術規范,多目標土壤修復決策支持系統與綜合管理技術體系,并進行了技術集成與示范。
它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修復技術及示范,場地重金屬、持久性污染物、石油、揮發/半揮發有機污染物修復技術與示范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等已處于*水平。研發了農田土壤植物修復、原位鈍化、生理阻控等技術、產品與裝備,開發了具有的場地土壤快速淋洗、熱脫附、固化穩定化、多相抽提、滲透反應屏障等修復技術與裝備,構建了土壤修復評估綜合集成與管理體系。
該項目的實施,產生了顯著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土壤修復戰略產業的快速發展,縮短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土壤修復方面的技術差距,提升了我國土壤污染修復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為改善我國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與管理措施。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hua物、石油、合成洗滌劑、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廄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當土壤中含有害物質過多,超過土壤的自凈能力,就會引起土壤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在土壤中逐漸積累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 間接被人體吸收,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為植物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并能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氣、熱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對土壤污染的治理,先要減少農藥使用。同時還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針對土壤污染物的種類,種植有較強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例如羊齒類鐵角蕨屬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或通過生物降解凈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農藥、重金屬等);或施加抑制劑改變污染物質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減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鎘、汞、銅、鋅等形成氫氧化物沉淀。此外,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改變耕作制度、換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