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鄭州朋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談談有機無機復混肥的那些坑
有機無機復混肥,從理論上講,這是比純化肥和純有機肥更理想的肥種。其所含化肥營養的利用率比純化肥高,國家規定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現行標準是GB 18877—2009,其技術指標是:
總養分(N+P2O5+K2O)≥15%
有機質的質量分數≥20%
水分的質量分數≤10%
粒度 ( 1 ~ 4.75mm或3.35~ 5.6mm ) ≥70%
現實中出現以下幾種問題:
(1)用戶心目中,總以為礦物質總養分(N+P205+K2O)越高越好,企業也就投其所好,把總養分做到25%甚至30%。但問題來了,總養分越高,原料化肥占的比例就越大,使原料有機肥的比例就越少。比例少了,“有機質"指標又達不到,怎么辦?就用“有機質"含量高的煤炭粉充有機肥。但這與純25%或純30%養分的化肥(重量卻少了幾成)有多大區別?這是農民朋友們在“高營養"含量有機,無機復混肥上遇到的誤區。有一位肥料專家說,質量好的有機無機復混肥,化肥營養有15%就很合適了。這個意見值得農民朋友參考
(2)對于造粒問題,農民習慣用化肥、復合肥造粒,好像不造粒的肥料就不是好肥。國家標準也規定造粒,而且明確是“球狀"或“柱 狀"。這個標準造成了三個問題。
一是原料化肥要先粉碎再與粉狀有機肥混合,經造粒機造粒。如果是“球狀"粒,則成粒水分要達到50%左右,要把50%水分降到10%,必須經高溫烘干、這就使肥料中有機水溶物質炭化失去生物有效性。
二是加工成本高,增加農民負擔,摻混后造粒比簡單摻混,每噸產品增加150~200元加工成本。
三是球狀造粒中使用了黏結劑,柱狀造粒使用強壓力,這兩種造粒都使肥料顆粒在干旱季節和少雨地區長時間不能崩解,化肥營養釋放不出來,在農作物 需肥階段不能同步供肥,造成農作物歉收。
這種現象已多次發生,故合理的有機無機復混肥應該是粒狀化肥與粉狀有機肥混合,則上述三個問題都不存在。實際上農民可以自己混配,或請附近有機肥廠幫忙混配。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獲得肥效更高的有機無機復混肥。同時也呼吁國家主管部門修改有關標準,為企業制造“顆粒化肥+粉狀有機肥"的有機無機復混肥開綠燈。
當然,如果有機肥達到高碳化,增加黏性,可以低水分擠壓造粒、非高溫烘干(晾干)再按一定比例同化肥顆粒混合制成有機無機BB肥,就更為理想了。我國“正統"的有機肥和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產工藝是專家們仿照化肥的生產工藝制定的,該是反思的時候了。(作者 李瑞波 吳少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