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fs深紫外脈沖成為光譜學家的研究利器
目前,飛秒脈沖和阿秒脈沖能允許科學家們對原子、分子以及納米顆粒的運動情況展開深入研究。例如,可以將深紫外周期量級脈沖入射到分子上操縱價電子,以通過阿秒光譜學對分子進行高分辨率研究。
到目前為止,深紫外波段產生的zui短脈寬約為3.7fs(阿秒脈沖為波長更短的極紫外脈沖)。但是近期德國馬克斯- 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慕尼黑工業大學、路德維希- 馬克西米利安大學以及沙特King Saud 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直接頻率轉換方法,獲得了脈寬僅2.8fs 的深紫外脈沖,并有望在未來實現脈寬小于1fs 的脈沖。[1]
氖氣中的三倍頻
為了獲得深紫外超短脈沖,研究人員將脈寬為4fs 以下的近紅外激光脈沖聚焦到一個3mm 長的氖氣盒中進行三倍頻,氣體的壓強為5bar。近紅外寬帶脈沖的中心波長為750nm,能量達0.25mJ。通過一系列布儒斯特角入射的聚合物薄膜后,近紅外脈沖偏振態為線偏振,三倍頻后產生了能量為1.5J 的深紫外脈沖。殘余的高能共線紅外脈沖,通過硅鏡的布儒斯特反射過濾掉,同時將深紫外三倍頻脈沖的能量降至大約300nJ。
這個“準靜態”氣體盒置于真空室中,之所以稱之為“準靜態”是因為它沒有窗口。氣體從盒中的一個小孔入射到另一個小孔。聚焦的紅外光束通過小孔出入氣體盒。
隨后,研究人員利用自相關儀測量輸出脈沖的自相關信號。自相關儀全部由反射元件構成以避免色散。自相關儀包括離子質譜儀,通過氪原子的三光子電離測量自相關信號。首先對深紫外脈沖進行分束,并在其中一路施加可調延遲。氪離子的數量隨延遲的變化,對應于深紫外脈沖條紋分辨的自相關信號,從而產生波長為230~300nm 的紫外光譜,能量峰值位于263nm 處。
測量獲得的脈寬為2.8fs。根據計算,測量到的脈沖紫外譜對應的傅氏變換極限脈寬為2.5fs。兩者十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