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11月1日,第十六屆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暨第686期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本屆會議由清華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主辦,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承辦,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和哈希公司支持。會議以“環境科學與工程新理論、新技術"為主題,4000余人次師生參與,開幕式與閉幕式累計觀看量逾11000人次。同期舉辦首屆“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岳東北教授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丹納赫水平臺大中華區總裁秦曉培為論壇作了題為《智慧化監測,助力環境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300余名校內外師生參加。論壇開幕式由第十六屆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組委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張瀟源主持。
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及主旨報告在10月29日上午舉行,分別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書明教授、院長劉毅教授主持。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姜培學教授為開幕式致辭。他引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他指出,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從根源出發,統籌治理方案,多學科交叉應用。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圍繞此目標搭建了高起點、高水平、最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他特別肯定了本屆會議首次設立以工程博士生群體為中心的“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稱贊此論壇有助于促進環境學科交叉融合,開辟產學研合作的新途徑。他鼓勵同學們在充分交流中碰撞思想、增進友誼,成為并肩作戰的戰友,共同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建設美麗中國。
姜培學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院士,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黃晶主任作為特邀嘉賓作大會主旨報告。
曲久輝在以“選題與立項之問"為題的主旨報告中,就選什么題、如何選題,立什么項、根據什么立項,選題與立項如何統一,是否有最好的科學路徑和方式等問題作了闡述。他認為,在選題與立項時有5點非常重要:首先,要力爭想法與需求的統一,并保持選題的清醒與獨立;第二,能夠對“已有相關研究"和“研究局限"作出科學準確的描述;第三,能夠確認你項目的創新點和先進程度,并深入思考項目可能失敗的理由;第四,要知道誰會關心你的研究,并對“關心你研究"的人和他們的真實關切作出實質性的響應;第五,要知道如你的研究成功了,會帶來什么改變。他希望環境領域的青年學者要探索原創性科學和技術,能夠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
曲久輝作大會主旨報告
黃晶作了題為“我國碳中和技術體系的構建與展望"的主旨報告。他認為,碳中和技術體系的構建需要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統籌謀劃、精心設計,結合我國碳排放現狀,在系統全面分析能源供給側和消費側兩端需求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建立從低碳到零碳和負碳的技術體系布局與發展路線圖,重視系統解決方案以強化耦合優化與協同增效。雙碳目標下,科技創新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制度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也同等重要,只有技術、政策、市場共同發力,才能更好支撐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黃晶作大會主旨報告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2020級博士生王劉煒作為參會博士生代表分享參會感受。他表示,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是一個可以拓寬學術視野、樹立多介質協同治理“大局觀"的平臺,能讓大家認識到:立足于我國實際環境問題,以解決實際需求為導向,提出科學技術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才是青年環境學者的責任所在。
王劉煒發言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肖曦教授,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黃霞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技咨詢評價與推廣部主任劉平博士,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社會事業處處長張賢研究員,丹納赫水平臺大中華區總裁秦曉培先生(線上),哈希公司高級戰略市場經理刁惠芳博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岳東北教授,會議組委會主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瀟源副教授等出席開幕式。
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
10月29日下午,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舉行。岳東北致開幕辭。他表示,論壇聚焦環境工程技術創新與工程領導力,為工程博士生及其與工學博士生之間交流探討前沿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與產業技術應用提供了平臺。他希望參會博士生能夠坦誠交流工程實際問題、深入探討科學技術理論,共同提升學業水平與專業能力。
岳東北致辭
秦曉培以“智慧化監測,助力環境高質量發展"為題作論壇主旨報告。他提到,環境監測發展意義重大,發展智慧監測、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與監測能力現代化,有利于推動環境治理能力與管理水平的提高。他表示,環境企業的業務發展需要協同互補、共同為社會創造價值,并實現企業自身的價值
秦曉培作論壇主旨報告
隨后,24位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基于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圍繞環境工程領域的重難點問題,就“環境前沿技術與應用"“環境技術交叉創新與融合"“環境產業模式創新發展"“環境化學環境工程應用創新示范"“綠色低碳技術應用示范"5個主題,分享了近期研究成果。多位同學在分享自身從事的重大工程技術問題研究進展的同時,還圍繞本領域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工程技術相關瓶頸、問題以及未來展望進行了剖析,引發了線上線下同學關于環境領域相關行業低碳發展、產業技術升級、相關標準、技術路線與監管體系等話題的熱烈討論,現場氣氛活躍,學術氛圍濃厚。
交流討論
本屆工博論壇主席聶海亮表示,在此次論壇上,工程博士生們不但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還提出了本領域相關的重難點問題,在不同的技術、學科、領域挖掘出了更多的技術提升空間。他期待通過今后的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進一步加強和促進各領域的交叉創新與融合發展,為后續開展深入合作、共同解決環境問題提供良好平臺。
張瀟源對本次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進行了回顧與總結。他指出,此次論壇上同學們的交流非常充分和精彩,既體現了工程博士生對技術前沿的探索,也反映出當前工程實踐中存在的“真問題"。他表示,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工學博士生與工程博士生之間的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共同為環境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和智慧。
張瀟源作總結發言
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為營造校園良好學術氛圍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第十六屆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首次設立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以工程博士生群體為中心,架起產學研交流的新途徑,搭建自主組織、深度參與的新平臺,旨在通過思想碰撞與交鋒,服務于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戰略,促進環境工程技術交叉融合、助力環境工程技術集成創新、推動環境產業技術升級。
分會場會議
會議設“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環境化學"“大氣污染與控制"“環境生態健康"“雙碳目標實施路徑、機制與政策"“環境經濟、管理與政策"“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七個分會場。
作為分會場特邀嘉賓,南京大學潘丙才教授作“深度水處理納米技術實用化進程中的挑戰與探索"報告、華東理工大學楊強教授作“海洋油氣資源開采水污染控制技術及裝備"報告、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倩研究員作“穩定同位素溯源:從環境到生物體"報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王書肖教授作“區域空氣質量精準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報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霍守亮研究員作“湖庫浮游藻類群落演變規律及驅動機制研究"報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溫宗國教授作“行業減污降碳路徑優化與精準管理"報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魯璽教授作“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機制與產業鏈環境風險問題"報告、浙江工業大學胡艷軍教授作“有機固廢熱轉化過程中環境持久性自由基和多環芳烴的生成與控制"報告。
部分特邀嘉賓作分會場主旨報告
(從左往右:王書肖、溫宗國、魯璽)
共有245位博士生通過口頭報告分享科研進展,164位博士生通過海報展示學術成果,會議總體學術氛圍濃、交流議題廣、討論程度深,取得良好效果。
線上分會場合影
專題工作坊
會議首次設立三場專題工作坊(Workshop),由博士生發起、召集和組織,聚焦交通排放的大氣污染與健康效應、土壤復合污染過程及綜合整治、碳中和路徑的模型與現實等環境科技、工程和管理的重要前沿。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歡教授、西澳大學Nanthi Bolan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段宏波教授受邀參加,并作“交通排放及多尺度大氣環境影響"“The ground's generosity takes in our compost and grows beauty: Compost and biochar application promote soil health and productivity"“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前沿與挑戰"報告。另外,37位海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與博士生受邀參加并開展交流與討論,近600人次線上參與。
交通排放的大氣污染與健康效應Workshop
土壤復合污染過程及綜合整治Workshop
碳中和路徑的模型與現實Workshop
閉幕式
11月1日上午,會議閉幕式舉行。張瀟源致閉幕辭。他表示,本屆會議在十五年沉淀的基礎上優化與創新,特別是首次設立環境工程科技發展與創新論壇和3場專題工作坊,繼承和發展了“以博士生為中心,構建博士生‘自主組織、深度參與、自由碰撞’的平臺"的環境博論特色。會議組委會副主任、環境學院2020級博士生黃俊龍與2019級博士生陳佳聰分別主持和作會議總結。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21級博士生徐佳敏、清華大學2020級博士生王劉煒、北京大學2018級博士生張譯丹作口頭報告。本屆會議在熱烈討論中落下帷幕。
張瀟源致閉幕辭
徐佳敏、王劉煒、張譯丹作閉幕式口頭匯報
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簡稱“環境博論")是聚焦環境及相關學科領域研究的系列國際會議,秉承“交流碰撞啟創新之路,厚積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宗旨,積極為從事環境及相關學科領域研究的博士生搭建高起點、高水平、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