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百萬輛時代來臨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轉向市場驅動
閱讀:1021 發布時間:2017-12-27迎來快速發展期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按照目前增速,新能源汽車2017年70萬輛銷量目標應該可以達成。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保持在40%至50%,明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1.9萬輛,同比增長83%,月度產銷量創歷史新高;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60.9萬輛,同比增長51.4%。
2017年,國家出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覆蓋范圍包括補貼、基礎設施、宏觀統籌、技術研發等多個方面,推動實現《中國制造2025》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的重要戰略目標。其中,2017年9月公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被普遍認為奠定了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該項政策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2019年開始正式考核。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進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雙積分政策實施以后,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通過積分制借助市場的力量倒逼企業,推動企業加速電動化轉型,政府補貼也將逐漸退出,通過市場調節激勵新能源汽車發展。
國家對于產業的補貼政策正在加速退出,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退出。這也意味著政府主導的培育市場模式進入尾聲,企業主導培育市場新階段開啟,市場即將面臨后補貼時代帶來的考驗。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電池成本的昂貴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落后,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依然處于弱勢。市場預計要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才能達到燃油汽車相同的購買經濟性,未來3-8年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需要政策持續支持。張進華認為:“隨著補貼的加速退出,應該在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繼續保持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補貼退出、稅收保留將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國家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研究計劃提上議程,長安、北汽等自主品牌也相繼拋出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2017年以來,吉利、長安、長城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推出混合動力汽車以應對平均燃料消耗量挑戰。業內人士預計,基于自身技術積累與優勢,加快布局不同類型的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和車型,將成為主要汽車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普遍選擇。
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投資帶動作用正在顯現。根據已獲批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投資規模與產能規劃,總投資額約328億元、規劃產能91萬輛,則每萬輛產能投資額約3.6億元。按照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對投資規模的計算方法,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達到200萬輛產能,可以帶動包括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電機和充電樁建設的直接投資規模1.43萬億元。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劉斌認為,預計下一步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將提高新建純電動汽車投資門檻,預計在企業研發、資金實力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繼續提高要求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將加強規范產業發展工作。預計新申請企業的獲批難度將有所加大,但有技術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還將繼續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