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售電公司需要什么樣的智能電表
閱讀:1832 發布時間:2018-7-20
智能電表在售電市場中的重要性
擁有配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需要為用戶提供報裝、計量、抄表、結算等業務,所以對數據采集有相應的需求。而對于市場化售電公司來說,電網公司提供的公共計量數據無法滿足需求。智能電表可根據記錄用戶實時用電量,更準確的反映用戶需求,改進傳統電力銷售的商業模式;能夠記錄用電的具體時間,從而實現按動態電價收費的,引導用戶用電;還可以通過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用電戶提出節電建議和咨詢服務,提高能效。
結合表計數據發展電力現貨市場
現今售電公司能夠參與的交易品種比較少,主要有年度長協和月度集中競價交易。
年度長協:售電公司與大用戶以年為單位簽訂合同,協商銷售電價和購買電量;與發電廠進行雙邊協商,確定購買電價和購買電量。
月度競價:售電公司每月在電力交易中心進行集中競價,購買電量;與用戶簽訂購電代理合同,確定代理電價和代理電量。
兩者都以年和月為單位,屬于中長期市場。現貨交易作為市場化電力電量平衡機制的補充部分可以完善交易品種,更加靈活,形成充分的市場競爭。2017年9月5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南方(以廣東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東、福建、四川、甘肅等8個地區作為批試點,2018年底前啟動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
然而現貨交易要形成日前市場、日內市場甚至是實時市場,售電公司就需要掌握戶的用能需求曲線。而這就需要售電公司利用電能表開展用能實時采集,通過對電能表實時采集到的數據統進行分析,得到用戶負荷曲線。根據用戶負荷曲線制定“分時段電價” 和“階梯電價”,引導客戶有與用電,助力電網“移峰調谷”,優化參與中長期市場,減少電力資源浪費幫助維持電網的穩定性。
結合表計數據更好的開展“售電+”模式
售電公司采用“售電+”模式,比如售電+配網,售電+光伏、售電+儲能等,形成和依存于源-網-荷-儲的鏈條。
以售電+儲能為例,智能電表可以掌握實時用電量,通過對實時用電量分析得到用戶詳細準確的用電需求,根據用戶的用電需求,可以利用儲能在谷值進行充電,而在峰值進行放電,從而達到一個“移峰填谷”的目的,還可以幫助用戶在實時市場用上價格比較低的電量。另外儲能還可以幫助售電公司做用電量從而應對偏差考核,實現1+1>2的效果。
結合表計數據為用戶提供綜合能源增值服務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做能源增值服服務,以廣東泰豪能源為例,具體做法是在用戶的低壓區安裝智能電表,運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通過建立電能監測和管理平臺將用戶的用電信息采集到用電監測平臺,根據采集到的數據做數據分析,采用轉變用電管理方式、系統設計用電制度、實施節電技術改造、優化產品用電結構等方法,引導企業安全用電、科學用電、用電、經濟用電。隨著技術的提高和數據采集的越來越準確豐富,以后綜合能源增值服務也將會做的越來越,種類內容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