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下泵的工作原理
發布日期:2009-11-30 瀏覽數:1380
液下泵工作原理與特點
液下泵是一種單螺桿式輸運泵,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偏心螺旋體的螺桿(稱轉子)和內表面呈雙線螺旋面的螺桿襯套(稱定子)。其工作原理是當電動機帶動泵軸轉動時,螺桿一方面繞本身的軸線旋轉,另一方面它又沿襯套內表面滾動,于是形成泵的密封腔室。螺桿每轉一周,密封腔內的液體向前推進一個螺距,隨著螺桿的連續轉動,液體螺旋形方式從一個密封腔壓向另一個密封腔,zui后擠出泵體。液下泵是一種新型的輸送液體的機械,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安全可靠,使用維修方便、出液連續均勻、壓力穩定等優點。一種利用螺桿的旋轉來吸排液體的泵,它zui適于吸排黏稠液體.
液下泵是利用螺桿的回轉來吸排液體的。圖1表示三液下泵的剖視圖。圖中,中間螺桿為主動螺桿,由原動機帶動回轉,兩邊的螺桿為從動螺桿,隨主動螺桿作反向旋轉。主、從動螺桿的螺紋均為雙頭螺紋。
由于各螺桿的相互嚙合以及螺桿與襯筒內壁的緊密配合,在液下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間,就會被分隔成一個或多個密封空間。隨著螺桿的轉動和嚙合,這些密封空間在泵的吸入端不斷形成,將吸入室中的液體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桿軸向連續地推移至排出端,將封閉在各空間中的液體不斷排出,猶如一螺母在螺紋回轉時被不斷向前推進的情形那樣,這就是液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螺桿與殼體之間的密封面是一個空間曲面。在這個曲面上存在著諸如ab或de之類的非密封區,并且與螺桿的凹槽部分形成許多三角形的缺口abc、def。這些三角形的缺口構成液體的通道,使主動螺桿凹槽A與從動螺桿上的凹槽B、C相連通。而凹槽B、C又沿著自己的螺線繞向背面,并分別和背面的凹槽D、E相連通。由于在槽D、E與槽F(它屬于另一頭螺線)相銜接的密封面上,也存在著類似于正面的三角形缺口a’b’c’,所以D、F、E也將相通。這樣,凹槽ABCDEA也就組成一個“∞”形的密封空間(如采用單頭螺紋,則凹槽將順軸向盤饒螺桿,將吸排口貫通,無法形成密封)。不難想象,在這樣的螺桿上,將形成許多個獨立的“∞”形密封空間,每一個密封空間所占有的軸向長度恰好等于累桿的導程t。因此,為了使螺桿能吸、排油口分隔開來,螺桿的螺紋段的長度至少要大于一個導程。
從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液下泵有以下優點:
1)壓力和流量范圍寬闊。壓力約在3.4-340千克力/cm2,流量可達18600cm3/分;
2)運送液體的種類和粘度范圍寬廣;
3)因為液下泵內的回轉部件慣性力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轉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
5)流量均勻連續,振動小,噪音低;
6)與其它回轉泵相比,對進入的氣體和污物不太敏感;
7)液下泵結構堅實,安裝保養容易。
液下泵的缺點是,螺桿的加工和裝配要求較高;泵的性能對液體的粘度變化比較敏感。
液下泵工作部分淹沒在液體內,軸封無泄漏現象。且占地面積小,使用可靠,維修方便,耐腐蝕性能強等特點。液下泵廣泛適用于化工、制藥、造紙、石油等工業部門。
液下泵的立式電動機以螺栓固緊電機座上,并通過彈性聯軸器與泵直接傳動、泵體、中間接管、泵架、出液管、管法蘭,以螺栓聯接構成一體,固定在底板上,液下泵的整體通過底板安裝在容器上。泵的軸向力與徑向力,(包括泵運轉中所產生的水壓力,葉輪及轉子重量等),均由軸承盒內所裝單向推力球軸承,單列向心球軸承;以及滑動導軸所承受為保證泵安全正常運轉。軸承以黃油潤滑之,導軸承同所輸送的液體潤滑。因此,液下泵工作時液面必須高于葉輪中心線。伸入容器長度L的長短不同,則又分為中間導軸承結構和無中間導軸承的結構.
液下泵根據伸入容器長度的不同(一般為1至1.5m)而制成規格。液下泵工作部分淹沒于液體中,泵運轉產生的軸向及徑向力分別由滾動軸承及滑動軸承支撐;因此運行寧靜無噪音。軸封無液體飛濺現象。密封填料處有冷卻系統,可根據用戶使用介質的溫度,用冷卻水帶走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