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碳纖維布加固_建筑裂縫纖維加固公司
- 公司名稱 英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 產地
- 廠商性質 經銷商
- 更新時間 2019/4/27 16:22:38
- 訪問次數 593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紅河州碳纖維布加固_建筑裂縫纖維加固公司
陸工: 紅河州碳纖維加固公司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建筑工程結構處理,房屋鑒定,房屋鑒定檢測報告專業從事碳纖維布,碳纖維膠,粘剛膠,植筋膠,灌縫膠等加固材料生產銷售,承接加固工程,具有特種專業加固資質
碳纖維布系采用進口12K碳絲在特種織機上織造而成,表面經偶聯化活性處理,易被結構膠親和浸漬,抗拉強度高。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和《碳纖維片材加固構件結構技術規程CECS146:2003》的要求。憑著良好的性能,在眾多領域中被應用。
用途:
碳纖維布與結構膠配套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木質結構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構件的承載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處理下列工程問題的優秀備選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載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變;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值;
5、結構裂縫處理;
6、惡劣環境服役構件修繕、防護。
其他用途:人造衛星、飛機、火箭、體育用品、工業產品等眾多領域。
特點:
1、碳纖維抗拉強度高,相當于普通鋼的10∽15倍;
2、耐酸堿,抗腐蝕,適宜在惡劣環境中服役;與結構膠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質浸滲,對內部結構起保護作用;
3、比重是鋼材的23%,基本不增加構件自重,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
4、可彎曲纏繞成型,對各類曲面、異型構件加固優勢更為顯著;
5、可任意剪裁,易粘貼,施工質量易于保證。不需大型施工機具,可搭接粘結任意延長,無明火作業,施工工期短。
碳素纖維布技術指標
外觀 黑色
碳絲密度(g/cm3) 1.8
紗束線密度(g/1000m) 800
每束紗含單絲數目(根) 12000
紗束型號 12K
常備幅寬(mm) 100,150,200,300,400,500,1000,1500
常備規格(g/m2) 200,300
計算厚度(mm) 0.111(200g/m2),0.167(300g/m2)
出廠包裝(m/卷) 100
抗拉強度(MPa) >3400
彈性模量(MPa) >210000
伸長率(%) >1.5
注意事項 直接接觸絲屑對人體有刺激性
注:(碳纖維布制樣采用纖維布粘貼結構膠,25℃固化120小時,25℃測試)
碳纖維布使用說明
碳纖維布均與配套結構膠配合使用,形成高性能復合材料。
工藝流程:
構件表面處理→粘貼面修補找平 (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涂底膠→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粘貼碳纖維布→固化→檢驗→維護
1.構件表面處理
1.1.構件面應潔凈、干燥,轉角處應進行倒角處理,磨出(陽角)或補出(陰角)半徑不小于20mm的光滑圓弧,
2.粘貼面修補找平(若平整,此步驟可省去)
2.1.構件面蜂窩、麻面、凹凸部位用構件修補結構膠填平,修補膠固化后(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約5小時),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3.配置底膠
3.1.取潔凈容器(塑料或金屬盆,不得有油污、水、雜質)和稱重衡器,按纖維布粘貼底膠配合比混合,并用攪拌器攪拌5∽10分鐘左右至A、B組份混合均勻為止。攪拌時好沿同一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膠應現配現用。
3.2.用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構件構件表面,注意不要漏刷,并避免氣泡,等膠固化至手指觸感干燥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卸荷(根據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此步驟有時省去)
4.1以適度卸荷加固效果優秀,一般可僅卸去活荷載,如人員、辦公機具等,并盡量減小施工臨時荷載。
4.2.恒載卸荷可采用千斤頂、墊板、頂桿所組成的系統,該系統施加反力大小易控制,減少應力滯后,更利于碳纖維布與原構件協同受力,加固效果良好。
5.配置面膠和裁剪碳纖維布
5.1纖維布粘貼面膠為A、B兩組份,可機械攪拌。少量也可用Φ6、Φ8細鋼筋棍人工攪拌。(注意:僅用膩刀拌和,不能保證攪拌均勻)。
5.2.按設計要求的尺寸用鋒利剪刀裁剪碳纖維布,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
6.粘貼碳纖維布
6.1.將纖維布粘貼面膠均勻涂抹于構件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75%的面膠涂抹在碳纖維布的粘貼面,當粘貼后,剩余的25%面膠涂抹于碳纖維布外表面。)
6.2.將涂好膠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用塑料刮板或滾筒(用去掉外邊絨毛的涂料滾筒即可),沿同一方向反復滾壓,直至膠料滲出。然后在碳纖維布外表面也均勻涂抹面膠,并反復滾壓,使結構膠雙向充分浸潤碳纖維布。
6.3.若多層粘貼,待手指觸感干燥,可進行下一層粘貼(重復第5步、第6步)。
6.4.碳纖維布若需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于0.2米。
7.固化
7.1.若固化溫度25℃左右,3天即可負載使用。若固化溫度5℃左右,5天可負載使用。
8.檢驗
8.1.檢驗時可用小錘輕擊或手壓粘貼面判斷粘貼效果,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95%,如出現輕微空鼓(面積小于100cm2)可采取針管注膠的方法進行補救。若空鼓面積大于100cm2,宜將空鼓處的碳纖維布切除,補粘四周搭接長度大于0.2米的碳纖維布塊。
8.2.對重要構件也可采用載荷檢測,一般采用分級加載至正常荷載的標準值,檢測結果較直觀、可靠,但費用較高,需要準備千斤頂或配重(常用沙袋、磚塊)、百分表、裂縫顯微鏡。
9.維護
9.1.粘貼48小時后,可粉刷20mm厚M15水泥砂漿或噴砂保護。
9.2.注意外層膠初凝前宜撒少量干凈粗砂或豆石,以利于粉刷界面的結合。
10.注意事項
10.1.裁剪碳纖維布用鋒利剪刀,注意整齊劃一,避免毛刺;宜在平整的木板、紙板、塑料布上裁剪,以保持纖維布的潔凈。
10.2.若需延長,碳纖維布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
10.3.產品使用中易產生線屑、毛羽,若附著皮膚會產生刺激而瘙癢,若吸入會引起喉嚨、氣管、肺的傷害。所以施工時好著工作服、手套、口罩、護目鏡等。施工完畢用肥皂水將外漏部位清洗干凈。
10.4.碳纖維有導電性,不要與電源接觸。浮游空氣中的線屑、毛羽也可能造成短路和電器故障。
10.5.保質期:碳纖維布性能穩定,幾乎具有無限的保質期(常溫、干燥處貯存)
紅河州碳纖維布加固_建筑裂縫纖維加固公司
碳纖維布 碳纖維布選用優質的日本進口東麗碳纖維(聚丙烯腈基PAN基)原料加工而成,產品性能*符合國家標準(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T 21490-2008《結構加固修復用碳纖維片材》)。 一、碳纖維布優點
- 重量輕,易施工。基本不增加構件自重,不改變構件截面尺寸。
- 高抗拉強度,高彈性,可得到與使用鋼板補強相同效果。
- 抗酸堿腐蝕、持久性高,在任何惡劣環境下皆可使用。與結構膠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質浸滲,對內部結構起保護作用;
- 厚度小,便于交叉重疊。可彎曲纏繞成型,對各類曲面、異型構件加固優勢更為顯著。
- 柔軟性好,可自由裁切,適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墻體等各種形狀構件,可與鋼筋混凝土表面緊密粘接,施工質量易于保證。不需大型施工機具,可搭接粘結任意延長,無明火作業。
- 配套環氧樹脂膠的滲透性*,施工便捷且工期較短。
- 環保無公害,居住中仍可施工。
- 貯存時間長,可操作期限長。 二、碳纖維布適用范圍: 碳纖維布與碳纖維浸漬膠配套使用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適用于混凝土受彎、軸心受壓、大偏心受壓及受拉構件的加固、木質結構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構件的承載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碳纖維布加固是處理下列工程問題的優秀備選方案:
- 建筑物使用荷載增加;
- 工程使用功能改變;
- 材料老化;
- 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設計值;
- 結構裂縫處理;
- 惡劣環境服役構件修繕、防護。
- 其他用途:體育用品、工業產品等眾多領域。
- 施工流程
- 施工準備 擬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應對所使用的碳纖維片材、配套樹脂、機具等作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 基面處理 基材表面應全面打磨,無任何附著物,粘貼部位有尖銳棱角的需要打磨成圓角,小內徑為20㎜。 由于使用碳纖維布材的目的在于改進結構構件,應確定基面的狀況,以保證其能夠將荷載從布料傳遞至結構表面。
- 涂底層環氧樹脂膠,并修正不合處,上墨線。
- 涂環氧樹脂浸漬膠到粘結面上,膠量必須充足飽滿。
- 將裁剪好的碳纖維布貼于混凝土涂膠面,碳纖維布要平直、延展。(碳纖維布如有接頭,搭接長度應為20cm,且接頭應在基材全長的1/3處,不得在基材的中間) 5、使用硬橡膠棍或塑料刮板反復碾壓促使碳纖維布平直、延展、無氣泡,粘合劑充分滲透。
- 再次在布材面上滾涂環氧樹脂浸漬膠,保證充分覆蓋布的表面,確保充分浸潤碳纖維布的纖維中。
- 后用3——6mm的沙石(石英砂)灑在涂有膠的施工面上,確保粉刷層的粘結性。
- 施工條件
- 施工表面應清潔和干燥。
- 施工溫度 理論上應大于5℃,小于40℃.
- 嚴禁在雨天露天施工。
- 相對濕度大于85%或混凝土表面結露的場合,不允許施工。
- 請于作業場所設置局部排氣設備。作業中應著保護鏡、保護手套、防塵口罩等保護工具。若附著于皮膚時請于使用肥皂后以清水沖洗。請盡量勿使毛羽及線屑附著于插座及其他電器產品,亦不可讓本產品與電源接觸。 五、注意事項 1:碳纖維布應儲存在涼爽干燥的處所,保持布面整潔,避免露天日曬雨淋; 2:碳纖維布嚴禁附著灰塵、扭曲和彎折現象,否則會大大降低強度; 3:碳纖維布為導電材料,施工時應注意用電安全。
六、碳纖維布技術參數 產品型號 強度級別 克重 (g/m2) 理論厚度 (mm) 抗拉強度 (MPa) 彈性模量 (GPa) 伸長率 (%) CDHJ-Ⅰ-200 高強Ⅰ級 200 0.111 ≥3400 ≥240 ≥1.7 CDHJ -Ⅰ-300 高強Ⅰ級 300 0.167 ≥3400 ≥240 ≥1.7 CTHJ -Ⅱ-200 高強Ⅱ級 200 0.111 ≥3000 ≥210 ≥1.5 CTHJ -Ⅱ-300 高強Ⅱ級 300 0.167 ≥3000 ≥210 ≥1.5
碳纖維加固 1、工藝流程:
構件基底處理 → 修補找平 → 涂刷底膠 → 粘貼碳纖維片材 → 防腐處理
2、構件基底處理:將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機、砂輪(砂紙)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漿、油污等雜質,構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吹風機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
3、修補找平: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應用刮刀嵌刮整平膠料填平,模板接頭等出現高度差的部位應用整平膠料*,盡量減少高差。
4、粘結劑攪拌:
根據配合比確定各種材料用量,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配制,并應在現場進行臨時配置,每次配膠量以一次用完為宜。
5、涂刷底膠:粘結劑配制好后,用滾筒刷或毛刷將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表面,等膠固化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6、粘貼碳纖維布:按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配制、攪拌粘貼膠料,然后用滾筒刷均勻涂抹于所粘貼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適當多涂抹一些。用的滾筒順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壓氣泡,使浸漬樹脂充分浸透碳纖維布,在碳纖維的外表面均勻涂抹一層粘結膠料。
7、固化:粘貼劑在常溫下固化,3天后即可受力使用, 7-15天可達到設計標準。
(碳纖維結構加固修復、補強技術廣泛應用于橋梁、隧道以及工業民用建筑中的鋼筋砼梁、板、柱及剪力墻結構。特別是采用碳纖維修復補強技術時更獲得具大成功,其產品性能優異,操作簡單,安全可靠,與傳統方法相比較,有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建筑框架柱的加固補強,采用該項技術,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特點
1、碳纖維片材輕質高強:其抗拉強度比普通鋼材高8~10倍,將它用粘結樹脂與結構粘貼后形成一體,能可靠地與鋼筋混凝土共同工作,有優異的補強效果,而結構自重的增加幾乎可以忽略。
2、抗腐蝕:碳纖維能有效地防護構件的混凝土和鋼筋免職受酸、堿、鹽、水等介質的腐蝕。
3、耐老化:碳纖維與膠結構本身及經其補強的構件可以*承受紫外線、核幅射;*在-54~80℃下使用,強度不會降低;經加速暴露老化試驗驗證可歷時40年性能不變;且在表面涂裝后,耐用性更加突出。
4、保持結構原狀,外形美觀:碳纖維片材便于隨構件原形貼附,基本不改變構件斷面尺寸,貼片后表面可以涂刷、粘貼飾面材料、防火材料。
5、施工簡便、快捷:采用傳統的加固補強方法,如包混凝土法、粘鋼法,均需進行大量剔鑿、植筋、焊接、澆混凝土作業,碳纖維片材施工卻不需要。因此,它對施工空間要求很低,便于狹窄空間作業,施工快捷,對生產、使用的干擾很小。
二、工藝原理
碳纖維片材是用抗拉強度*的碳纖維絲“拉拔”成型,單向排列,并經環氧樹脂預浸而成的結構增強復合材料。將它用粘結樹脂作為粘結劑,沿受力方向或垂直于裂縫方向粘貼在受損構件表面,粘結劑作為它們之間的剪力連接媒介,形成新的復合體。使增強貼片與原有鋼筋共同受力,增大了結構抗拉或抗剪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強度、剛度、抗裂性和延性。整個工藝的關鍵在于碳纖維片材粘結的緊密、牢固,保證與原結構形成整體,能夠共同工作。
三、適用范圍
碳纖維片材修復、補強、加固適用于隧道、橋梁及各類工業民用建筑
中鋼筋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墻結構、涵洞、襯砌、鋼筋混凝土煙囪、筒倉、水池、罐體等,由于設計、施工、使用、老化或某種浸蝕、災害造成的損壞,以及因超載所致的承載力不足
本信息*有效!